八项规定:从徙木立信到化风为俗
《求是》杂志编辑部
八项规定,一个标注新时代的特有词汇,日益深入党心民心,深刻改变着我们党、改变着新时代的中国。今天,无论是分析中国共产党之治的原因,还是探寻中国之治背后的奥秘,八项规定都是重要的切入点和观察口。
一份短短600余字的党内法规,生命力何以如此强大?功效何以如此卓著?归根结底,就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以强烈的历史担当和强大的战略定力引领全党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荡顽瘴、除痼疾,涵养了清风正气,得到人民群众真正信任、真诚支持。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风险越大、挑战越多、任务越重,越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越要把中央八项规定这张“金色名片”擦得更加明亮。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保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一文,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至2025年3月期间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制定中央八项规定、如何看待中央八项规定、怎样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重大问题,对开展好学习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要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这篇重要文章精神,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推动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为什么要制定中央八项规定?
2012年12月4日,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不到一个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从改进调查研究等八个方面立下规矩,开启了中国共产党激浊扬清的作风建设新征程。
制定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加强作风建设的重大举措。作风问题,历来是执政党自身建设的重大政治问题。古今中外,因为统治集团作风败坏导致人亡政息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加强作风建设,以优良作风有力保障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关系我们党能不能长期执政、履行好执政使命”的战略高度看待党的作风建设,以振聋发聩、字字千钧的“生死存亡”四字警醒全党加强作风建设,告诫全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如果作风问题解决不好,也有可能出现‘霸王别姬’这样的时刻”。总书记以深沉的忧患意识、强烈的使命担当,以身作则、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带领全党迈出新时代改作风、树新风的关键步骤。
制定中央八项规定,是解决党内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直言不讳地列举剖析当时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党的十八大前的一段时期,由于管党治党一度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有些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发生动摇,一些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风气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盛行,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中吃喝成风,老百姓意见很大。作风问题已经到了非抓不可、不抓不行的时候了。总书记严肃指出,“全党必须警醒起来”,“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管党治党任务繁重,从何处入手?党中央深刻认识到,“四风”问题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群众深恶痛绝,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都与“四风”有关,“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强调要把“四风”问题作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来解决。党中央从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制定出台八项规定,解决了“老虎吃天不知从哪儿下口”的问题,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正是因为抓住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八项规定才能以关键突破带动全局革新。
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这样才能赢得民心、凝聚力量。曾经,“几十个文件管不住一张嘴”等不良现象,严重损害了党的威信。新时代,党是不是认真办事、能不能办成事,防范“四风”的制度能不能建立起来,是不是有用,是不是“稻草人”?习近平总书记在一个又一个重要场合,不断回应着大家的关切。2012年12月,在审议中央八项规定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总书记明确指出,不加“试行”这两字,“就是要表明一个坚决的态度,表明这个规定是刚性的”,强调“我们说了不是白说,说了就必须做到,把文件上写的内容一一落到实处”。2013年9月,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抓中央八项规定贯彻落实,看起来是小事,但体现的是一种精神,“中央八项规定都抓不好、坚持不下去,还搞什么十八项规定、二十八项规定?”2014年3月,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亮出鲜明态度:“首先要把这一步继续抓好,起‘徙木立信’的作用”,“大家一定要相信,中央绝对会一年一年抓下去。”2023年1月,中央八项规定出台10年之后,总书记再次提醒,中央八项规定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十年不够就二十年,二十年不够就三十年,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正是因为总书记和党中央坚持言必行、行必果,以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狠抓中央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才兑现了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以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信任拥护。
作风建设是为党的工作大局服务的,必须体现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作风的新要求。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要深刻认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的战略考量,从胸怀“两个大局”、实现党的中心任务的高度深刻领悟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学习教育的责任感紧迫感,以优良作风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如何看待中央八项规定?
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作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先手棋”,以“小切口”撬动“大变局”,百年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浴火重生,焕发新的生机、新的活力,带动社风民风持续向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汇聚起强大正能量。
各地纪检监察机关聚焦违规吃喝隐形变异问题,深入酒店、饭店、单位食堂等重点场所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坚决防止违规吃喝歪风反弹回潮。图为2025年4月18日,重庆市铜梁区纪委监委和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在辖区某饭店了解情况。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供图 马冬晓/摄
中央八项规定体现了党性这个作风建设的本质要求。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体现的是党性。党性坚强,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就会更加坚定、更加有力。习近平总书记以“两把尺子”为喻,指出“在作风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性。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能不能解决好作风问题,是衡量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一把十分重要的尺子”。这就深刻阐明了作风问题和党性问题的辩证关系,也科学指明了作风问题产生的思想根源和解决作风问题的根本之道。作风问题,很多是因公私关系没有摆正产生的,几顿饭、几瓶酒、几张卡,看似小事小节,但都关涉公私大原则,里面都有党性大道理。总书记强调,改进作风“要举一反三,透过作风看党性,在解决作风问题的基础上解决好党性问题”。从明确规定公款、公权使用的界限,强化党员、干部“公私分明”的党性原则;到要求党员、干部将日常行为与理想信念挂钩、加强党性修养,党中央抓中央八项规定,从来不是简单就事论事,仅仅消除不良现象,而是把铸牢党性根基作为重要着眼点,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以政治上的坚定和理论上的清醒擦亮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中央八项规定抓住了党同人民群众关系这个作风建设的核心。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只有抓住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核心问题,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才能不断滋养党和群众的血脉深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雷厉风行抓中央八项规定,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这里。从内容看,中央八项规定每一条都指向人民群众关切,“破”的是人民群众最痛恨、反映最强烈的歪风邪气,“立”的是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双手赞成的清风正气。从效果看,无论是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会所里的歪风”,还是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都顺应人民群众的期待,都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在制定中央八项规定之初,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事实正是如此。经过十余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央八项规定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我们党以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的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极大巩固了党的执政根基。
中央八项规定激发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动力。规矩是起约束作用的,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必须坚持从严要求。但是严并不是要管死,而是要通过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营造积极健康、有利于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环境,更好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02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强调:“党的纪律既有教育约束功能,又有保障激励作用”,“纪律既明确了不能触碰的底线和边界,也为党员、干部干净干事、大胆干事提供了行动准绳”。这深刻揭示了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内在统一的逻辑。党的纪律与干事创业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统一体”。遵规守纪,就会拥有干事创业的充分自由和广阔空间。新时代,党中央从中央八项规定着手,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加强关心关爱、正向激励,推动精准问责,有力促进了党员、干部精神状态、素质能力提升,充分激活了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中国共产党之治引领中国之治注入了强大动力。
认识越深入,实践越有力。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要全面准确看待和把握中央八项规定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深刻认识中央八项规定带来的新风正气既是新时代伟大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引领伟大变革的重要因素,不断夯实自觉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思想基础。
怎样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抓作风建设这根弦松不得,一松就可能出问题,久而久之还可能出大问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和云南考察时深刻指出:“这些年,八项规定确实是推动了根本性的变化,风气为之一新,过去积重难返的现象大部分没有了。同时要看到,有一些地方发生了松动,有一些方面还存在盲区死角,一些不良风气出现了反弹回潮。钉钉子嘛,再钉几下,久久为功,化风为俗。”总书记充分肯定新时代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取得的显著成效,敏锐指出当前在作风建设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对进一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提出明确要求,彰显出将作风建设一抓到底的恒心和决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以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体推进学查改,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推动党的作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坚持以上率下、示范带动。“关键少数”一言一行,对全党全社会都具有风向标作用。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破除歪风邪气,不正之风就转得快、改得彻底;领导干部作风不过关,不过硬,党风社会风气就不可能好。中央八项规定制定实施之初,习近平总书记就鲜明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本人做起。”十几年来,总书记坚持最严要求,把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体现在治国理政的各方面,将勤俭节约、务求实效贯穿国内考察和国外出访活动全过程,以身教作示范,用行动发号令,为全党树立了标杆、作出了表率,对中央八项规定的制定和落实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没有总书记,这事干不成”,这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高度共识。在总书记示范引领下,各级领导干部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形成了以上率下抓作风建设的强大声势。这些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之所以取得显著成效,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坚持自上而下、以上率下。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书记指出:“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这既是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践经验的总结凝练,也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实践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向党中央看齐,把自己摆进去,坚持带头做、带头抓,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坚定不移把作风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同根同源。不正之风滋生掩藏腐败,腐败行为助长加剧不正之风、甚至催生新的作风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风腐同查同治,强调“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总书记的重要论述阐明了风腐的内在关联,指明了严惩风腐交织问题的方法路径。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全局思维、增强系统观念,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以优良作风作引领,以严明纪律强保障,以反腐惩恶清障碍,推动形成综合施治、标本兼治的工作格局。在实践中,既要“由风查腐”,深挖彻查作风问题背后存在的请托办事、利益输送、权钱交易等腐败问题,严肃查处存在顶风违纪、隐形变异“四风”问题的人和事,坚决防止“以风盖腐”;又要“由腐纠风”,将“四风”问题作为案件查办的“必问必核事项”,深究作风根源,坚决斩断风腐交织链条,坚决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久久为功,建章立制。法规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改进作风必须向制度建设要长效。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是一条重要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八项规定时开宗明义地指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要定规矩”,并把中央八项规定定位为“很重要的规矩”。中央八项规定宏观着眼、微观着力,直击要害、务实管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等规章制度相继制定,层层衔接;同时,无论是制定修订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廉洁自律准则,还是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都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求纳入其中,作风建设的制度笼子越扎越紧,越扎越密,越扎越牢。让八项规定的“铁八条”持久发力生威,需要更科学的制度、更严密的规矩做保障。要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将制度建设贯穿作风建设全过程,一手抓建章立制、一手抓贯彻执行,以制度机制固化作风建设成果,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八项规定深刻改变了中国,还将继续深刻改变中国。新征程上,全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管党治党的铁规矩、硬杠杠,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就一定能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