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欧洲《现代外交》网站刊发评论文章《三方协同:东盟、海合会与中国重新定义全球合作》。文章从不久前圆满闭幕的首届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出发,指出东盟、海合会与中国之间的三方合作对推动世界多极化、促进全球南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了关键领导作用。
欧洲《现代外交》网站文章截图
文章认为,首届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全球外交的一个高光时刻,为东南亚、阿拉伯海湾地区与中国之间新兴的三方合作奠定了框架基础。三者各自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战略价值以及以相互尊重与务实合作为基础的多边合作愿景。此次峰会不仅意味着三方伙伴关系的进一步巩固,更昭示三方合作的深化拓展。在全球不确定性日益加剧的当下,东盟—中国—海合会合作在国际贸易、经济与地缘政治等方面的影响力愈发凸显。
文章称,峰会将东盟、海合会与中国凝聚在一起,推动三方持续加强的合作关系向制度化发展。过去十年间,中国与东盟、海合会在贸易、基础设施建设和外交等多领域往来不断深化。同时,东盟与海合会国家之间的联系也日渐紧密,尤其是在贸易与能源领域。三方均强调追求务实成果,积极推动经济一体化,加强互联互通,促进清洁能源、数字经济,以及粮食安全与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合作。这一经济总量约占世界四分之一、覆盖超21亿人口市场的三方合作机制有望重塑全球经济格局。
文章表示,该合作机制在坐拥显著战略优势的同时也面临一定挑战。一方面,东盟—中国—海合会合作机制呈现出一种基于共同发展目标与务实合作精神的独特合作模式,能够集纳各方优势:东盟的多元协商机制,海合会的金融资本与中国的工业规模和投资能力有机结合,与由西方主导的国际合作形式截然不同。制度化合作模式的构建也有助于抵御全球地缘局势不稳定带来的冲击,使三方经济合作得以高效协同。然而,三方合作难以完全规避国际冲突与地区动荡造成的负面影响,一些东盟国家受到美国关税政策重创,东盟国家内部贸易发展不均衡,海合会国家与中国也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挑战。
文章进一步指出中国在三方合作机制中的重要作用。文章称,中国充分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坚定倡导以多边主义和国际准则为基础的合作,这与当前美国政府宣扬的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形成鲜明对比。因此,东盟—中国—海合会合作愿景不仅服务于经济目标,也凸显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引领角色。
文章最后强调,2025年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的举行或将被视为全球外交新时代的开端。与传统的西方中心同盟不同,这一三方合作机制锚定经济互补、区域相互依存以及对多极平衡的共同追求,有望为促进国际合作与全球南方国家发展贡献核心力量。(胡晓薇)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