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7日电 8月8日,是第17个全民健身日。
健康是1,其他都是后面的0。从马拉松火爆,到骑行走红……不断开创运动促进健康的新模式,是为了让健康这个“1”更加坚实。
全民健身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成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
自2009年全民健身日确立以来,“运动是良医”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目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提高到79岁,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运动处方”防未病,健康关口不断前移。
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这些困扰现代人的健康问题,正通过“运动处方”得到有效防控。
第九届“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吸引来自全国各地近19万人参加;在北京,打花棍、通背拳、抖空竹等传统体育展示教学活动走进社区;在浙江,八段锦、太极拳、健身气功教学培训,以及志愿服务队进校园活动通过面对面、手把手的方式,满足群众多元化健身需求……当下,全民健身已成为社会的一股强劲热潮。
智能手环记录步数、AI健身镜纠正动作……“互联网+健身”让科学运动触手可及。
为进一步推动健康关口前移,提高群众科学健身素养,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活动,提出扩大健康小屋社区覆盖范围,打造健康主题公园、健康步道、健身器材等支持环境;加强健康单位建设,鼓励单位为职工健身提供基础设施和条件。
数据显示,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7.2%,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下降到15.0%,全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
随着“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深入人心,运动不仅是强身健体的方式,也是防治慢性病的“良方”。从“治已病”到“防未病”,健康理念的转变不仅减轻了医疗负担,更让更多人体验到运动带来的身心愉悦。
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让更多人身体壮起来、精神强起来。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国家的百年变迁,往往缩影于国民的身心健康。
在校园里,体育课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配角,而是培养学生身体素养、团队精神和意志力的重要课程;在家庭中,父母带着孩子跑步、骑行,运动成为亲子互动的纽带……
从贵州“村超”到江苏“苏超”,现场数万观众的呐喊助威,社交媒体上亿万人次的围观,掀起“体育+”的热潮,火爆“出圈”。这些现象级赛事,不仅展现了全民健身的热情,更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从体育强国到健康中国,14亿多人的健康幸福一脉相承。
高架桥下建起运动公园,废旧厂房化身体育园区,“15分钟健身圈”遍布城乡,“运动教育”成为热门选项……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构建。
社区内、校园里、广场上,人头攒动的球馆、挥汗如雨的24小时健身房……处处展示着健康中国的活力,映射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19年的19.17%提升至2024年的31.87%。这背后,是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的跃迁。
运动是良医,健康是幸福。共同描绘健康中国的新坐标,让我们动起来!
新华社记者董瑞丰、李恒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