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东南亚野生动物多样性课题组近日在广西桂林发现了消失近百年的田螺科物种——李四光田螺的现生种群。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均表明该种应归入一新属娅田螺,即李四光娅田螺。国际期刊《动物学报》10月23日在线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

李四光娅田螺的现生个体贝壳(A—O)以及发现于第四纪沉积层的贝壳模式标本(P—T)。(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东南亚野生动物多样性课题组供图)
田螺科是具有接近全球性分布的常见大型淡水螺类,起源于中侏罗纪,在世界各地都存在着丰富的化石记录,而中国的华南和西南地区及东南亚的中南半岛是田螺科现生物种多样性最高的区域之一。
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乐嘉介绍,李四光娅田螺此前仅以化石形态被发现于桂林城区的洞穴第四纪沉积中,近百年来一直被认为是灭绝物种,且无任何原始描述之外的报道。课题组去年底在离桂林城区不远的一条河流中发现了该物种的一个极小现生种群,其贝壳形态与李四光娅田螺化石的模式标本完全一致,并包括了其模式产地洞穴中所有变化型。基于多基因的分子系统树显示,所有变化型均为李四光娅田螺。分子系统发育树和形态解剖学特征均支持新属娅田螺的有效性,其姐妹群为云南高原湖泊中特有的理田螺属。
该研究得到了云南省科技厅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专项和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资助项目的支持。(记者严勇)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