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10月26日于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举行的“浙西南、闽北、赣东先秦考古学术研讨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浙西南区域系统调查成果丰硕,填补了这一地区先秦考古的诸多空白。
2021年起,在国家文物局和浙江省文物局的支持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丽水的市县两级文物部门在丽水所处的浙西南山地丘陵开展了区域系统调查,已经发现先秦时期考古遗址近700处,总结出一套山地遗址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的有效经验。
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时代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一级教授赵辉表示,此前考古界对浙西南地区早期历史的了解仅限于好川文化的几个遗址,对于当地在先秦时期的聚落分布、社会结构、文化谱系等方面的研究一直存在短板。现在,浙西南地区已初步构建先秦时期的文化序列,填补了先秦考古诸多空白。

图为考古工作者在调查云和县门前山遗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云和县黄山上遗址出土了跨湖桥文化的陶片,以及果核和水稻样本。主持系统调查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陈明辉说,经碳14测年,这一遗址最早距今已有约8000年历史。

图为黄山上遗址出土的跨湖桥文化时期的陶片。新华社记者 冯源 摄
此次调查累计发现300多处好川文化遗址,其年代距今5000年至4000年。其中,云和显圣湾遗址发现了好川文化时期的中心聚落,包括60多座高等级墓地、2处房屋基址、1处石镞加工作坊等。其中有5座大型墓葬的规模达到22至30平方米,随葬品数量众多、种类丰富。赵辉说,这是好川文化社会高度分化的重要例证,说明这一区域当时已经形成了与浙北平原迥异的山地文明模式。

图为显圣湾遗址南岗M8墓地。新华社记者 冯源 摄
云和独山土墩墓遗址发现了西周时期的贵族墓地,还有多个遗址发现了从新石器时期到西周时期的遗存。赵辉说,这些遗址展现了浙西南、闽北和赣东山地丘陵地区先秦考古学文化的独特性,为南方百越地区考古提供了重要新线索。(记者冯源)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