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天津4月30日电 近日,第85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在天津举办。会上,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党组成员、教育发展督导评估事务中心主任俞晟锦接受人民网专访。
俞晟锦表示,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从教师自身、学校、教育部门等多个层面入手。
一是教师自身需要掌握各类智能教学工具的使用方法。比如利用智能体在课堂上教学,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运用数字化手段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以便更精准地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果。
二是学校应建立支持机制,如设立人工智能教学创新实验室、建立人工智能融学科教学团队、改革教师评价体系等。学校还应为教师提供持续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机会。
三是教育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和政策支持,完善基础设施,搭建各种平台,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在俞晟锦看来,“AI+教育”类产品具有提升教学效率、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内容等优势。但此类产品也会产生作弊或抄袭、技术过度依赖、数据泄露和滥用等方面的问题。
俞晟锦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渗透教育领域时,把握技术应用的边界与伦理尺度至关重要。一要明确技术应用的边界。技术是提升教学效果、辅助教师工作、促进学生学习的有力工具,而不是用来完全替代教师的角色或传统的教育方式;二要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伦理素养。教师要加快自身观念与技术更新的步伐,提升自身信息素养和技术能力,强化智能技术应用能力。学生要具备明辨是非、自主抉择的能力,避免对人工智能的滥用、误解和迷信。三、要提高公众对人工智能技术科普教育力度和安全风险意识,并建立完善的监管与问责机制。(郝孟佳、实习生董苗林)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