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教育 > 正文

“汉语桥”作为中文教育领域的知名品牌,凭借其独特的赛制体系及中外人文交流机制,构建了系统化、分众化、媒体化的中文比赛框架,累计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教学质量与学习成果的平台。

“汉语桥”比赛特色鲜明,不仅考察汉字书写、语言表达和文学素养,还注重对文化理解的深度挖掘和展现。赛事设计巧妙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如“汉字九宫格”环节,既考验选手的中文基础知识,如汉字笔画顺序,四字成语运用等,又激发其思维敏捷性和创意能力;他们需在短时间内完成规定命题,这既是对其汉字掌握程度的测验,也是对其应变能力的锻炼。而“我与汉语的故事”Vlog创作,则让选手以第一人称讲述自己与中文的不解之缘,展现跨文化交流的情感与温度。

同时,选手们还通过融入京剧、相声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以及直播带货、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等现代生活方式,在赛场上亲身体验并展示中华文化的空间和中文世界的内涵以及中国的科技创新成果等。

“汉语桥”竞赛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文化、艺术、科技、传媒等多个领域,既激发参赛者钻研中文的热情和兴趣,也促进不同领域之间的交流。选手们在比赛中展示了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才艺和创造力、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以及传播能力。这些展示不仅让参赛者得到全面锻炼和提升,也让国内外受众领略到中文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汉语桥”比赛的国际化特征尤为突出。选手们涵盖了不同年龄段,从大学生到中学生甚至小学生,都有机会在这个国际舞台上展示个人风采。选手普遍反映参赛后中文水平显著提高。例如,西班牙选手光洁称半年的比赛是“快速成长的机会”。连接学段的办赛方式,不仅丰富了“汉语桥”赛事内容,也促进了不同年龄段选手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跨越山海,这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选手因热爱中文而相聚相知,他们在比赛中相互切磋,增进了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及尊重。

值得一提的是,“汉语桥”比赛还积极拥抱数字技术,探索语言能力评估体系的新变革。如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与相关机构合作,在比赛中应用先进技术突破地域限制,推出了“5G云赛场”“线上虚拟观众”等创新举措。这些活动鼓舞更多中文学习者能够参赛,也吸引了全球网友参与互动。

未来,举办方应继续借助科技力量,完善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估体系,探索将情感认知、文明解读、文化传承等深层次能力纳入中文人才选拔与培养范畴,以进一步提升比赛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面向世界和未来,“汉语桥”不仅是各国青少年展示才华、彼此学习借鉴的平台,更是连接不同文化、促进世界和平、推动人类文明对话的桥梁和纽带。

(作者系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研究员)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方琳
6044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飞阅内蒙古 航拍小井沟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