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和内蒙古自治区军区政治工作局主办的“传承红色基因 挺膺强军担当”学生军事夏令营研学活动走进额济纳旗,175名师生通过实地参观、互动交流等形式感受红色文化,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8月16日一大早,搭载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四地师生的列车驶入额济纳,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早早等候在火车站,热情地迎接各地学子。随后,师生们来到边防某部队参加开营仪式,开启为期四天的研学之旅。通过参观军营,看到官兵们纪律严明的日常生活,大家纷纷表示,课本里的“军人”形象变得更加鲜活,感悟到战士们保家卫国的责任与担当,深受激励。
在东风航天城,同学们走进历史展览馆、问天阁等地。同学们看着一张张珍贵的照片、一件件实物展品,感受东风航天城的发展历程。从“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到神舟系列飞船遨游太空,同学们在惊叹的同时感悟航天人艰苦奋斗的决心。
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阿拉善中学学生刘思华说:“这次参观让我们亲眼见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成长轨迹,亲身感受到了不屈不挠的载人航天精神。我们为伟大祖国感到骄傲,也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学习载人航天精神,做能吃苦能奉献的新时代青年。”
在宝日乌拉党政机关旧址,同学们聆听讲解,了解“最好牧场为航天”的感人往事, 感受老一辈建设者们在风沙中对祖国的赤诚。乌海市第十中学胡林涛说:“听了‘最好牧场为航天’的故事,我真正懂得了什么是舍小家为国家。他们带着牲畜离开世代生活的牧场,没有一句抱怨,眼里只有对国家的支持,这种家国情怀太打动人了,以后我也要把这份担当记在心里,努力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在巴彦陶来苏木“天宫课堂”地面分课堂,同学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在动手操作中感受航天科技的魅力。专家还讲解了胡杨树种等沙生植物的特性、病虫害标本的相关知识,通过学习,同学们了解了这些植物在沙漠环境中的生存状况和生态价值,增强了环保意识。
在苏泊淖尔苏木,同学们参观了策克边防会晤站、人民邮电所、粮仓、怀旧商店等地。各种具有时代印记的老物件和建筑物见证了不同历史时期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风貌,让同学们加深了对额济纳旗发展历程的认识。当晚还举行了篝火晚会,同学们围坐在一起,相互交流着所学收获,分享内心的感悟。
乌审中学八年级学生黄诗雨说:“看到那些带着时代痕迹的老物件时,我们也看到了老一辈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历史,前辈们守着这片土地,把日子过好、把家园建好,一代代人实实在在的行动让我深受启发,我觉得这次经历非常可贵。”
活动最后一天,同学们来到策克口岸,参观了巍峨的国门与庄严的界碑,真切感受到那份属于“国家门户”的神圣与威严。在国防知识小课堂上,理论与实景深度融合,老师结合口岸的边防职能,讲解边境安全、国防建设等知识,丰富的知识点不仅填满了大家的笔记本,更让爱国主义情怀与国家安全意识在心中进一步扎根。
学生军事夏令营活动负责人冯伟说:“今年的西部四盟市学生军事夏令营活动,以国防教育为主要内容,通过参观边防部队基地、军事展览馆、东风航天城, 提升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建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基本认知,持续激发青少年学生崇军尚武热情,筑牢爱党、爱国、 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根基。”
额济纳旗文化历史底蕴深厚,航天文化得天独厚,大漠胡杨与边塞风情交织,构成极具研学价值的文旅资源富矿。下一步,额济纳旗将依托资源优势,深挖红色资源与多元文化内涵,强化生态、红色、历史文化研学产品开发,设计精品线路,完善配套服务,着力将研学旅游打造成一张靓丽新名片,推动研学与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