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正在北京举行,本届核电展共吸引了200多家国内外企业参展,展出了当前核电领域的新技术、新装备、新应用。
在展会现场,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的大比例模型矗立在展厅的中央,格外醒目。这台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机组,年发电量可达100亿度,目前国内外已有7台华龙一号机组投入商运,所有核心零部件均已实现国产。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华龙一号技术也在不断进行改造升级。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宁小平表示,正在推动(华龙一号)重大的技术创新,和5400多家制造企业一起共同研发,包括非能动的更全面应用和先进的智能化工具的进一步应用,打造更安全更经济的升级换代产品,持续研发更先进的华龙后续路线。
截至目前,华龙一号在国内外在运、核准在建机组数超过30台。从2021年首台机组投入运行到国内外“遍地开花”,华龙一号已进入批量化建造阶段。
华龙国际核电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全忠表示,凭借高效可靠的建设周期,以及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华龙一号已实现批量化、规模化建造。标志着我国核电已形成研发设计、装备制造、建设运营全产业链自主化能力。
本届核电展上还展示了环流三号、高温气冷堆、国和一号等一大批最新核电技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核工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也高效推进,AI也进入到核电站的日常运行维护中,打造了设计、建造、运维管理等领域典型应用场景。
浙江大学先进智能数字孪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纪尧华表示,通过智能底座训练过的机器狗或者机器人,可以深入到一些不安全的环境和场景当中来,采集到实时核电站里边的各种数据,通过物联网把这些数据传到智能底座的后台,进行大数据的分析判断和预测,然后最终把巡检以及检维修操作过程,全链路地实现人工智能的覆盖。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