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经济 > 正文

  当马头琴声穿越草原戈壁,当金融知识走进毡房社区,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以“文化为桥、金融为脉”的理念,在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期间联动全区12盟市,打造了一场覆盖东西南北、贯穿城乡牧区的金融知识普及盛宴。

  本次活动围绕“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主题,结合“内蒙古地区12盟市齐开展”的要求,深入挖掘东部草原文化、中部工业底蕴、西部黄河文明的地域特质,将专业金融知识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表达,实现了金融教育与地域文化的深度融合。

1.png

  (一)东部地区:草原盛会传金融 马背课堂送知识

  内蒙古东部以广袤草原为鲜明标识,这里的群众既保留着传统游牧习俗,又面临着现代金融风险的挑战。中国银行东部各分行紧扣"草原文化+金融宣教"的思路,将宣传台搬到了那达慕大会的赛马场边,把金融课堂设在了牧民聚居的嘎查浩特。

  中国银行锡林浩特分行以“双语竞猜传金融 暖心服务入牧家”为主题,采取“汉语讲解+蒙语同步翻译”的模式,由“马背金融轻骑兵”结合牧区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表述方法,通过蒙汉双语为牧民们详细解读“陌生链接勿点击”“个人账户信息不透露”等基本金融知识。

  中国银行呼伦贝尔分行针对牧区青壮年外出务工较多的特点,宣传队特别设计了“传帮带”讲解环节,由懂蒙古语的金融志愿者向牧民长辈耐心解释银行卡出借的风险,再由他们向子女传递金融安全意识。

  通辽分行结合当地农业大市特点,针对新型职业农牧民讲解普惠政策,并对其可能遇到的风险问题进行一对一帮扶讲解。

  (二)中部地区:都市社区播理念 工业重镇筑防线

3.png

  内蒙古中部地区聚集了乳业、稀土、能源等支柱产业,同时也是人口密度最高、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中国银行中部各分行精准对接工业企业、都市社区和新兴产业人群的金融需求,打造了"产业场景嵌入+都市文化融合"的宣传模式。

3图片1.png  在呼和浩特,依托重要旅游景点,开展教育宣传活动。中国银行玉泉支行在内蒙古金融监管局及行业协会主办的集中教育宣传活动现场通过设立金融知识宣传台、金融互动小游戏等方式提升现场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中国银行中山支行组织专业团队走进呼和浩特职业学院,为广大师生带来了以“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向师生们普及了账户安全、个人信息保护、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识别非法金融广告、理性投资理财等与师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金融常识。

4.png

  中国银行包头分行赴包棉1958主题文化街区开展金融教育宣传活动。活动融合“金融教育+文化”等多维创新方式,围绕“个人银行卡使用”开展微讲座,向市民揭示出租、出售、出借银行卡存在风险,提醒市民朋友增强安全意识,守护个人账户安全。同时活动现场还精心设置了趣味十足的游戏环节,将“金融消费者八大权益”等金融知识融入轻松有趣的游戏中,寓教于乐,加深了广大群众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中国银行鄂尔多斯分行紧扣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在康巴什新区"风光氢储车"产业园设立宣传点,面向光伏、氢能企业员工讲解绿色金融政策和产业基金知识。

  乌兰察布分行则依托乳业发展优势,走进雪原乳业有限公司,设立专门的宣传角,组织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

  (三)西部地区:黄河两岸传普惠 沙漠边缘守民生

  内蒙古西部地区承载着黄河文化、农耕文明与沙漠生态治理的独特使命。中国银行西部各分行立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战略,将金融教育与黄河文化、沙漠治理等地域元素深度融合。

  中国银行巴彦淖尔分行围绕“天赋河套”品牌建设,在河套灌区开展“金融知识进田间”行动。宣传员沿着三盛公水利枢纽周边的农田渠系,向种植大户讲解“三农”贷款政策和涉农保险知识。

  在甘其毛都口岸,针对跨境贸易商户开展“外汇结算风险防范”培训,结合中蒙贸易特点讲电信诈骗等知识。

  中国银行巴彦浩特分行结合那达慕举办之际,组建了“驼铃金融宣传队”为广大牧民和游客带来一场零距离金融知识宣传活动。

  (四)同心普惠润北疆 特色宣教结硕果

  本次“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期间,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立足“北疆文化”建设,创新实践了“地域文化赋能金融宣教”的新模式。

  东部草原的那达慕盛会成为金融知识传播的大舞台,中部工业重镇的车间社区筑起资金安全防线,西部黄河两岸的田间地头播撒普惠金融种子,12盟市虽特色各异却目标一致,共同铸就了一张覆盖全区的金融安全防护网。

  下一步,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将持续深化“地域特色+金融教育”的融合创新,重点培育“金融乌兰牧骑”队伍,开发更多适应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群众需求的宣传产品,让金融知识如草原上的春风,吹遍内蒙古的每一寸土地,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贡献金融力量。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杨净毓
10701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乌海湖迎来大批红嘴鸥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