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交通银行内蒙古分行在助力智慧农业方面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下真功夫多点突破,受到内蒙古农牧业产业部门的欢迎。特别是与兴安盟“龙鼎农业”联手打造的“塞北粮芯”样板,成为社会舆论密切关注的热点。
近日,交通银行内蒙古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孟真率队深入“龙鼎-金稻仓”智能装备基地调研。这是2025年孟真第二次深入兴安盟农业产业实体的专题调研,从田间地头到车间厂房,从传统农牧场到科技型农企,交行的调研足迹勾勒出一条清晰路径:以“金融+科技”的新模式,积极探索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强化银企合作的新经验、新路径。
在龙鼎-金稻仓的中央控制室,孟真仔细察看企业“三阶锁鲜”技术与交行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对接系统,当得知智能鲜米机将粮食损耗率从8%降至1.5%,且每台设备的碾米数据均可转化为信用额度时,他提出:“农业金融的破局,关键在于跳出‘就信贷谈信贷’的惯性,让金融工具成为串联技术、产业与民生的纽带。”
这一理念在龙鼎-金稻仓的实践中得到充分印证:交行创新推出的“设备-数据-仓单”三重质押模式,既以智能装备为抵押筑牢风控基础,又将物联网数据转化为“动态信用”,更通过区块链仓单融资激活粮食资产流动性,为企业技术落地与市场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样的探索并非个例。此前调研的智慧农业企业中,交行分别针对节水灌溉技术企业推出“专利价值贷”,为牧草种植合作社设计“订单贷+保险”组合产品,形成“一户一策、一链一方案”的服务矩阵。从单一信贷支持到产业链全周期赋能,交行正推动金融服务从“输血”向“造血”质变。
据了解,“龙鼎-金稻仓”启动“北疆粮链”数字平台建设,计划2026年内接入兴安盟50家上下游企业,覆盖稻谷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随着更多“龙鼎式”企业的崛起,金融活水将持续润泽智慧农业沃土,让“塞北粮仓”在科技赋能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付春艳)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