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经济 > 正文

 “中国薯都”乌兰察布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我国最大的马铃薯产区。这里拥有250公里的马铃薯黄金产业带,是国家重要的种薯、商品薯、加工专用薯标准化生产基地。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围绕“马铃薯之都”建设,始终坚持体系化良繁、标准化种植、精深化加工、品牌化营销的“全链条发展”思路,全力打造全国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新高地。

9月25日,“京津冀蒙媒体北疆行”的记者们走进了坐落于乌兰察布市商都县的内蒙古商都马铃薯技术创新中心。该中心主任张海林博士手里拿着外形像白萝卜、颜色像紫薯的新研发的马铃薯给大家展示起来。“目前,我们育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专用型新品种33个,完成国家品种注册登记14个,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20个,新申请品种保护17个。”

内蒙古商都马铃薯技术创新中心依托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集结了一批马铃薯育种专业高级科研人才,具备一流的产业技术水平和先进的实验设施条件,集科研、孵化、生产、开发、加工和销售于一体,是我国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体系最完整、育种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科研育种基地。

2019年,希森种业商都组培中心项目投入运营,保证了全县40万亩马铃薯全部实现使用优质种薯种植,同时与英国、埃及等六个国家开展了相关合作,尤其希森6号在哈萨克斯坦的品种登记,实现了我国马铃薯新品种在国外通过登记的零突破。截至目前,希森已在哈萨克斯坦登记马铃薯新品种2个,推广种植面积超过5万亩。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不仅从马铃薯良种源头入手,全力实施马铃薯科技“突围”工程和种业振兴“揭榜挂帅”项目,还紧密结合当地实际,聚焦延链补链强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扎实开展精准招商,引进“蓝威斯顿”“薯都凯达”“福景堂”等全球全国知名企业,为当地马铃薯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走进内蒙古薯都凯达食品有限公司,迎面扑来了“薯片”的阵阵清香。该公司是当地的重点龙头企业,是集产、学、研、种、加、销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开发、生产VF马铃薯、法式薯条、果蔬脆片、豆制品等系列产品,是一家以马铃薯、冷凉蔬菜及豆类食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主的高端食品现代化加工企业。

内蒙古薯都凯达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杰说:“2016年公司落地乌兰察布,随着乌兰察布马铃薯入选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农产品百强榜,在品牌效应的带动下,公司生产的马铃薯产品价值提升5倍。”随着公司五期项目建成投产,两三年内,公司马铃薯加工量将达到70万吨,产品销售量达到40万吨,市场占有率将提升至40%,预计可带动乌兰察布马铃薯种植面积突破450万亩,亩均利润达到2000元。

从实验室里破土的紫色新薯,到生产线中飘香的金黄薯片;从扎根北疆的250公里黄金产业带,到走出国门扎根哈萨克斯坦的5万亩试验田,“中国薯都”乌兰察布用一粒种子的力量,串联起科技育种、标准种植、精深加工、全球营销的全产业链闭环。如今的“中国薯都”已经从“规模优势”向“质量优势”跨越。(王慧)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杨净毓
11046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44.2℃ “中国冷极”根河迎来今冬最低温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