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旅游 > 正文

有人说

“江南有烟雨,沙漠少温柔”

可当你站在

长约270公里

宽约220公里的

巴丹吉林沙漠中

才会懂什么是

“颠覆认知”的震撼

这片曾被视作

“单调黄”的地方

却头顶“中国最美沙漠”的标签

也是中国首个沙漠类世界自然遗产

640 (23).jpg

网友们纷纷喊话——

“此生,一定要去一趟巴丹吉林”

“攀奇峰、听鸣沙、赏湖泊

品神泉、进古庙”

“要去看大漠孤烟与江南烟雨如何共生”

……

“为什么一定是巴丹吉林沙漠?”

一起去解锁

必去巴丹吉林沙漠的理由……

640 (69).jpg

Part 01

打卡中国首个“沙漠类世界遗产”

2024年7月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

以“中国首个沙漠类世界遗产”的身份

惊艳世界

成为中国15项自然遗产中

唯一以沙漠为核心的瑰宝

这里不仅是自然演化的活态教科书

更是人类与荒漠共生的奇迹

640 (70).jpg

Part 02

登顶“沙漠珠峰”必鲁图峰

站在全球最高的固定沙山(海拔1611米,相对高度460米)之巅,你不仅能俯瞰广袤沙海,还能看到周围7个海子,真正体验“一览众山小、千波入眼来”的壮阔与柔美。

640 (71).jpg

Part 03

聆听“世界鸣沙王国”的轰鸣

这里有全球最大鸣沙区

中心沙山高达200至500米

置身于沙丘之巅,轻滑而下

便能聆听这来自大自然的绝美乐章

时而如丝竹管弦般悠扬

时而如雷鸣般震撼

640 (72).jpg

Part 04

追逐奇幻的“变色湖泊”

巴丹吉林沙漠中已探明的湖泊有144个

这些湖泊并非千篇一律

“红海子”达格图会随季节从浅粉渐变深红

宛如沙漠胭脂

“双色湖”准吉格德一半粉红一半湛蓝

犹如打翻了调色盘

而诺尔图湖作为最大深湖(水深28米)

如翡翠凝固在沙丘间……

640 (29).png

Part 05

探秘108眼神泉

在音德日图咸水湖中心,你很难想象,不足3平方米的小岛上竟涌出108眼甘泉!泉水清甜,含十多种微量元素,更神奇的是,咸水湖中泉眼旁竟有鱼虾存活。

640 (73).jpg

Part 06

朝圣沙漠故宫“巴丹吉林庙”

始建于1755年的清代古庙,静立于庙海子湖畔,是浩瀚沙海中唯一存世的人文孤岛,气势雄伟、庄严肃穆。红墙白瓦倒映碧波,驼铃声中仿佛时空凝固。据传,当时建庙所用的一砖一瓦一木,全部是从几百里外的地方用骆驼驮进沙漠。

640 (74).jpg

Part 07

探秘“沙水共存”的谜题

在4.92万平方公里的巴丹吉林沙漠中

为何能孕育上百座湖泊?

湖泊中的水从哪里来?

为什么湖泊的颜色五彩斑斓?

这些极为罕见的现象

诱使科学家们深入探索、寻求答案

如果你也有相同的疑问

快快走进巴丹吉林

或许

你将成为地球演化的揭秘者

640 (71).jpg

Part 08

漫步“上帝画下的曲线”

《中国国家地理》

曾盛赞巴丹吉林沙丘美学——

风雕刻出新月形、金字塔形沙丘

刀刃般的沙脊线在光影下

如律动的五线谱

堪称最纯粹的自然艺术

放眼远眺沙山林立、连绵不绝、延入天际

沙漠之美,美在光影之韵

朝阳和落日下

沙丘的颜色深邃动人

令人迷恋

640 (75).jpg

Part 09

邂逅沙漠“绿洲生灵”

你以为巴丹吉林沙漠中只有寂静

在湖畔的芦苇丛中

白鹭漫步

野鸭嬉戏

在广阔无垠的沙海里

刺猬、狐狸悄然穿行

这些顽强的生命

正用最温柔的方式

诉说着生命的奇迹

640 (76).jpg

Part 10

体验“漠上江南”的柔情

巴丹吉林—沙山湖泊群

以“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古庙”

五绝闻名

更因沙海与绿洲共生的奇景

被誉为“沙漠江南”

当你徒步于沙海、仰望星空时

不仅能感受“大漠孤烟直”的苍茫

亦能领略“江南烟雨润”的温婉

640 (77).jpg

巴丹吉林就像是

一个高超的魔术师

只需简单拿起一把沙和一瓢水

在阳光之下

便可用它独特的自然笔触

变化出无限的可能

从高耸入云的沙山

到星罗棋布的湖泊

从神秘的鸣沙

到变幻的湖水色彩

无不诉说着自然的神奇与伟大

640 (78).jpg

走进巴丹吉林沙漠

不仅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

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

大自然的磅礴气势

也可以体味到

生命的顽强与韧性

640 (79).jpg

来吧

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

让心灵与自然对话

让灵魂在广袤的沙海间

自由飞翔

 (原标题:申遗成功一周年丨早知巴丹吉林美,何必千里下江南)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杨净毓
11186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内蒙古兴安盟:草原打草忙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