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了解到,2025年秋季鸟类监测数据显示,保护区内共记录到10目22科41属68种、共计75311只鸟,较2024年秋季增加21442只,种群数量显著增长。
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上的关键节点,呼伦湖是东北亚鸟类重要的迁徙通道与亚洲水禽栖息繁殖地。每年秋季,候鸟在此集结补充能量,为长途迁徙做准备。今年9月中旬起,呼伦贝尔市北方寒冷干旱地区内陆湖泊研究院,在乌兰诺尔核心区、嘎拉达白辛核心区等多个区域开展鸟类调查工作,监测到的鸟类以雁鸭类为主,其中不乏鸿雁、白琵鹭、大天鹅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数据既反映了鸟类资源的丰富度,更体现了生态保护的成效。”该研究院副院长张兆勇介绍,呼伦湖作为我国北方第一大湖,在维系草原生态平衡、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通过科学治理与系统保护,湖区水域面积稳定在目标值,流域湿地生态系统也逐步恢复,加上全民保护意识的提升、人为干扰减少,鸟类种群数量持续增加、分布范围不断扩大。
目前,保护区已构建“水、陆、空、点”立体化巡护体系,实现“时间全天候、地域全覆盖”的巡护目标。巡护人员通过加密巡护频次、扩大巡护范围、打击违法行为等措施强化管控,发现受伤体弱的候鸟及时进行救治,让呼伦湖成为候鸟迁徙途中的“温暖驿站”。(记者 李新军 通讯员 张东阳 欧戈)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