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人物 > 正文

  8月15日天刚蒙蒙亮,通辽市霍林郭勒市查格达村村民李兰芝就在菜园里忙活开了。喂鸡鸭、给菜地除草、拌猪食、打扫院子……李兰芝用粗糙的手掌抹了把额头的汗,眼角笑出深深的皱纹:“现在日子有盼头啦!菜地里收的菜、鸡鸭下的蛋,加上圈里的这几头肥猪,今年秋天我准能把债还清。”

  李兰芝一家原本是查格达村的富裕户,有三间红砖瓦房,家里养着600多只羊、30多头牛,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了李兰芝夫妇一锤重击。2011年,李兰芝的大儿子赵玉华遭遇严重车祸,生命危在旦夕,李兰芝与丈夫赵连发掏空了家底,又向亲戚朋友、街坊邻居借了120万元,才把大儿子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大儿子的命虽然保住了,但却再也站不起来,失去了劳动能力。大儿子家里不仅失去了顶梁柱,他还需要有专人照顾。好在儿媳妇不离不弃,不仅悉心照顾赵玉华,还拉扯年仅5岁的孩子。李兰芝的小儿子当时只有21岁,没有偿还债务的能力,这个家咋撑起来?欠下的巨额债务怎么办?面对生活的重压,老两口毅然决然扛下了这笔百万巨债,“欠下的债,我们老两口还!”

  2016年,老两口欠下的120万元债务加上利息已经达到150万元。2018年,53岁的李兰芝给自己找了个“羊保姆”的活计,代管乡亲们的100只羊,每天早上不到5点就忙活起来了。老伴赵连发下矿井干活,每月能挣七八千元,每天凌晨2点才从矿上下班,不到6点就起床帮着李兰芝赶羊。每年秋天,老两口就到山上打草,能捆3000多捆草料,每捆能卖8元钱。这样昼夜颠倒、通宵达旦的辛劳,老两口的平均年收入能达10余万元。

  李兰芝回忆:“我给人家薅过草、拔过苗,到工厂打过工,伺候过泥瓦匠,在砖厂石头厂干过活,没有轻快活,重活累活几乎全都干过。”

  为尽早还清欠款,李兰芝的三餐咸菜就白米饭是常态,只有赵连发从矿上回来,李兰芝才会炒个菜。冬天,为了省煤,天一擦黑她家就会把火压上,被煤烟熏黑的一面墙,成了李兰芝的记事本。看管谁家的羊,借了谁家的钱,欠着谁家的债,每一笔李兰芝都记得清清楚楚。她说:“做人要有良心,人家在我最难的时候拉了我一把,这是恩情,我得记,得还。”

  李兰芝老两口不畏艰辛、勤劳肯干,用生命守护着诚信的底线。2019年初,老两口用7年半的时间偿还欠款近120万元。2020年,就在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时,赵连发却病倒了,从发病到离世,不到1年时间。丈夫病逝后,李兰芝独自撑起还债的重担。2021年,由于多年积劳成疾、营养不良,李兰芝被确诊为类风湿,从此她不能再从事重体力劳动,也不能养羊了。于是她就每年去集市上买回6头小猪,养到年底卖掉还钱。这些年,好多债主被李兰芝老两口的事迹打动,感念她的不易,主动免去了利息,债务越还越少。现在,在当地残联的帮助下,李兰芝搬进了廉租房。

  “别看岁数大了,但我仍要好好干,我得有骨气。”这是李兰芝对生活的坚守和对未来的期盼。

  十三载风霜淬炼,李兰芝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诚信是金”的人生信条。她以不服输的韧劲,用布满老茧的双手一笔一画写下诚信的注脚。日前,2025年第二季度“内蒙古好人榜”发布,李兰芝榜上有名。李兰芝表示,自己会继续努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让诚实守信的正能量在草原上传递得更远。(记者 薛一群)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吴迪
10108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云端”传艺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