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社会 > 正文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AI陪诊服务的AR导航功能。徐紫澄摄

数字人“安诊儿”应用截图。采访对象供图

为了让就医流程更顺畅,不少患者会寻求陪诊师的帮助。如今,一些医院上线了AI陪诊师,为患者提供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AI陪诊服务。

AI如何陪诊?能解决就医过程中哪些痛点?为患者带来哪些就医新体验?

细致的全程引导

65岁的李阿姨最近眼睛不舒服,来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就医。她打开手机,用语音向AI陪诊师咨询就医流程。片刻之后,AI陪诊师便为李阿姨提供了详尽的就诊建议,并附上官方挂号服务的链接。“初次就诊,请记得提前做眼压和视力检查。”陪诊师还不忘进行温馨提示。

AI陪诊师协助李阿姨完成挂号,并告知她就诊情况:“在您前面排队4人,当前叫号66号,地址位于7号楼1楼B区眼科检查一区……”

这款AI陪诊师名叫“公济小壹”,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推出的语音交互陪诊应用。“公济小壹”主打“全流程规划指引”,优化传统就医模式,实现了医疗服务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引领”的转变。

近年来,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一些医院探索推出AI陪诊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

江苏省人民医院推出的AI陪诊应用,可以提供咨询、就医规划、导航、取号、排队、叫号提醒、病历报告查询等服务。

患者卢华尝试了这款应用,他打开医院的微信公众号,找到“智能陪诊”功能模块,按照AI引导就医。“这个AI陪诊小助手能将我导航到门诊科室,实时显示候诊排队信息,还能引导我做检查、拿药。”卢华说。

江苏省人民医院门诊部主任潘寅兵表示,初步调查显示,全流程闭环智能陪诊新场景可缩短患者约20%的就诊时间。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金山院区打造的“AI智能陪诊”,让患者通过一部手机就能串起看病全流程。孟超肝胆医院信息科负责人陈持介绍,诊前,患者可以通过与“AI智能陪诊”交流,描述自己的症状,AI根据症状匹配对应的科室和医生并进行预约挂号;诊中,“AI智能陪诊”能够合理安排就诊流程,全程提供AR智能导航和叫号提醒服务;诊后,“AI智能陪诊”提供电子病历、处方和报告查询等服务。

满满的情绪价值

AI陪诊师不但能提供引导、咨询服务,还能通过陪伴、聊天等方式为患者提供情绪价值。为缓解患者焦虑,AI陪诊师大多是和蔼可亲的数字人或者憨态可掬的卡通形象。

57岁的沈阿姨因为头疼到浙江省人民医院就诊。在她的手机屏幕上,一位身着白大褂、长相甜美的数字医生“安诊儿”正在为她提供帮助。

“安诊儿”是浙江省卫生健康委打造的数字健康人,集智慧导诊、预约挂号、在线取号、院内导航、扫码支付、报告查询、复诊续方等功能于一体。就诊过程中,“安诊儿”还会通过与患者聊天安慰患者,尽可能地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在支付宝和“浙里办”平台上线以来,“安诊儿”已服务1000多家医疗机构,月服务量超60万人次。

“安诊儿”用充满亲和力的形象和贴心的服务赢得用户好评。“有这样一个‘陪诊师’在身边,让你没有一个人看病孤单的感觉,我会推荐给我的父母使用。”患者胡女士说。

在浙江省温州市人民医院娄桥院区门诊大厅,“数字陪诊师”的标识随处可见。因为脚扭伤前来就诊的陈女士在手机上打开“数字陪诊师”页面后,选中“骨科门诊”,手机屏幕变成了实景AR导航。一只憨态可掬的熊猫向她挥挥手,踩着地上的蓝色箭头,在屏幕中摇摇摆摆往前走,陈女士跟着熊猫的步伐很快找到了骨科门诊。

创新的应用场景

AI陪诊师是数字人、大模型等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

今年4月,支付宝面向医疗行业开放“AI就医助理”解决方案,助力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覆盖就医全流程的AI陪诊服务。

支付宝相关负责人表示,“AI就医助理”使用的数字人技术是“智能亚运”技术在医疗服务场景的运用,这个“亚运同款”数字人技术由支付宝自主研发,包含建模、渲染、驱动、交互等核心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技术关键是支付宝的Web3D互动引擎Galacean,该引擎适用于市场上97%的智能机型,确保患者即便使用老年机,也能乐享AI数字人陪伴服务。

大模型技术的应用,让患者可以直接通过对话的形式获得陪诊服务。语料即大模型训练所需数据,是大模型训练的基础,也是决定大模型性能和专业性的关键因素。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人员深度挖掘并整合了患者日常就医过程中频繁出现的高频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精准解答后,“投喂”至“公济小壹”的核心智能引擎之中,从而开发出一个能够持续自我学习、不断进化的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历经长达10个月的精心训练与优化,从初步构想到正式投入使用,“公济小壹”实现了技术上的飞跃,进一步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优化医院服务流程。

“我们将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使管理更精细、服务更温馨,让患者获得更好的就医体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郑兴东说。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编辑:方琳
92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救助野生动物 保护草原生态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