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4日电(记者 姚润萍)初春的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云蒸霞蔚,气象万千。水利部近日在此召开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现场推进会议,来自全国水利行业约200名代表及专家齐聚一堂,交流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进展和经验做法,为提升水利新质生产力增添新动能。
“培育水利新质生产力、助力珠江高质量发展”先进设备设施主题展览就设在巍峨的大坝上。现场集中展示了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牵头设计、联合开发的多项科技成果及设备,水利监测的“天空之眼”——卫星遥感技术,正对枢纽区、库区、下游河道进行全天候动态监测。在预报方面,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持续发力,小型化测雨雷达,高度仅1.7m,重量不到500kg,可在车载等多种平台进行灵活部署,在小型化的同时,保证了与标准型雷达相同的探测精度,并与固定架设的雷达进行组网,实现精细化滚动预报……一个个应用场景,展示了水利部门矩阵建设的高科技含量。水库运管矩阵特色的数字化应用成果,正着力提升水库运行管理各项工作效能。
据现场了解,构建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是水利部党组安排部署的重点工作,矩阵的内涵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水库运行管理各方面的系统性管理模式。2022年11月以来,水利部强化顶层设计,各地、各有关单位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矩阵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已有试点水库及区域分别为329座、65个,各项业务总体完成率分别为78.4%、73.3%。
2023年11月,大藤峡水利枢纽被列入水利部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试点。2025年,全面运行的大藤峡水利枢纽初步构建“天空地水工”一体化全要素全天候监测感知体系,在防洪、航运、发电、补水压咸、水生态等方面持续发挥巨大综合效益。
大藤峡公司枢纽中心副主任陈规划介绍说,“天”即利用气象卫星、“水利一号”遥感卫星、北斗卫星等,及时获取最新雨水情、库区和大坝安全信息;“空”即在全国水利工程中建成首个测雨雷达,提前半年组网3台测雨雷达,运用无人机定期开展库坝区巡查检查;“地”即利用中国铁塔公司,实现库区近200公里重点河段范围AI视频监控全覆盖;“水”即130个水文(位)站和1935个雨量站全过程监测预报洪水演进,运用无人船开展库容曲线复核,确保15亿立方米防洪库容安全;“工”即枢纽水工建筑物安装了超4000套(支)监测仪器,全天候监视评估大坝安全性态,并搭建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实现坝区重点区域实时巡查。
水利部运行管理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水利部将锚定任务目标,到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矩阵试点工作,到2030年全国矩阵基本建成。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