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17日电 (记者梁秋坪、郝萍)记者近日从公安部获悉,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聚焦食品、药品、农资、家用电器等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领域,纵深推进“昆仑”等专项行动,依法严打各类侵权假冒犯罪活动,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为促消费、惠民生、扩内需贡献公安力量。2024年,共立案侦办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3.7万起,其中侦办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1.2万起,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5200余起。
公安机关围绕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坚持快破大案、多破小案,深入开展打击制售“特供酒”犯罪“净风”专项行动和肉制品犯罪打击整治工作,侦破相关刑事案件5000余起,坚决斩断非法利益链条。坚持以“零容忍”态度,集中打击整治侵害“老妇幼”人群、“大慢特”患者非法制售药品犯罪活动,全方位开展溯源攻坚,侦破了一批大要案件。围绕保障重点领域消费安全和公共安全,紧盯消防产品、汽车配件、家用电器、数码电子产品、电动自行车等领域制假售假犯罪活动,广辟线索来源,强化大案攻坚,切实维护市场秩序,营造放心安全消费环境。围绕净化农资消费市场,聚焦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急需必备物资,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犯罪,形成高压震慑态势。
工作中,公安机关对跨区域、团伙化、职业化犯罪实施精准打击、深度打击、规模打击、联动打击。同时,强化与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在信息共享、专业支撑等方面的协作配合,及时通报风险隐患问题,推动堵塞漏洞、强化监管。大力实施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提升工程,推进执法力量、执法制度、执法保障等基础性建设,健全符合实战需求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系,不断提升执法能力水平。
公安部还公布了依法严厉打击侵权假冒犯罪维护消费者权益7起典型案例:江苏公安机关侦破金某等人网络制售假劣食品案,上海公安机关侦破汤某清等人非法制售减肥针剂案,四川公安机关侦破胡某旭等人生产、销售伪劣电动自行车案,安徽公安机关侦破潘某红等人销售假冒品牌汽车配件案,河南公安机关侦破潘某兰等人制售假冒品牌防毒面具案,广东公安机关侦破吴某明等人制售假冒品牌吹风机等电器案,山东公安机关侦破袁某等人制售假冒品牌化肥案。
公安部知识产权犯罪侦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将持续深入推进“昆仑”等专项行动,持续加大对各类侵权假冒犯罪的打击力度,切实净化消费市场、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公安机关提示广大消费者,在网上线下购买商品时,要切实增强防范意识,警惕促销套路,谨防假冒伪劣商品。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