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社会 > 正文

海风轻拂,鸥鸟浅鸣。在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一辆大巴车缓缓停下,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师生有序下车,开启一堂行走在码头的思政课。

“就是眼前这座码头,创造了世界集装箱码头领域的许多奇迹。”思政教师张玉萍指向前方,无人导引车列队穿梭,桥吊舒展钢铁臂膀,集装箱起起落落。

近年来,山东省教育厅鼓励高校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将思政课教学现场从教室搬到了码头,让学生亲身感受自动化码头的发展历程,聆听“连钢创新团队”的攻坚故事。这支由普通工人组成的全自动化码头建设创新团队,坚持自主创新、集智攻关,建成了一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化码头,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拼命都不一定能完成的事情,不拼命肯定完不成!”校长赵庆松向学生复述“连钢创新团队”的誓言时,现场一片肃静。在青岛港展馆内,学生们驻足良久。实景、实情、实例,让“连钢创新团队”成员身上体现的工匠精神、家国情怀等变得可感可知。

伴随着张玉萍的讲解,学生们边走边记录。2023级水路运输安全管理专业学生陈墨涵在笔记中写道:“‘工人伟大、劳动光荣’不是口号,而是熔铸在每一颗导航磁钉里的精神。”“从教室里走进码头现场,鲜活的思政课让我们真正感受到工人用技能和劳动创造的奇迹。”港口机械与智能控制专业学生马邦彦说。

课程尾声,师生围坐在码头边分享感悟,学生们的讨论从技术突破延伸到个人责任和家国情怀。“未来,我想成为智慧港口的大国工匠,让‘中国方案’走得更远。”一名学生的话引发共鸣。

阳光映照在海面上,意气风发的学子们眼中闪着光。

“当学生用脚步丈量国家进步的轨迹,教育便不再是单向灌输,这种‘变’,正是推动新时代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徐国旺说,“当思政课的‘步数’多了,青年与时代的距离也就近了,我们要坚持办下去。”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18日 13 版)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方琳
5636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30年前的乌珠穆沁草原老照片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