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记者冯家顺、罗沙)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发展改革委19日联合发布6件依法惩治串通投标及其关联犯罪典型案例,涵盖工程建设、物资采购、土地承包等多个经济领域,为有效惩处犯罪、维护市场秩序提供指引。
据介绍,当前串通投标犯罪案件呈现出犯罪主体多元化、犯罪手段隐蔽化、犯罪链条组织化的新特点和新动向。招投标活动涉及领域广泛、环节众多,串通投标行为在多个领域和环节渗透,严重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在具体方式上,包括招标方在拟定招标方案时与投标方内外勾结,招标代理机构居中牵线,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围标陪标等多种类型。
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中,出现了多种新型犯罪手法:招标方为意向投标人量身定做招标参数,表面合法,实则暗箱操作;招标代理机构通过不正当手段控制评标专家评分账户,虚假评分等。
一起案例中,山东青岛某公司负责招标的工作人员张某为使投标人武某竞得项目,指使其他评委给武某联系的围标公司打高分,并亲自“协调”有不同意见的评委交出评分账户账号及密码,使武某联系的围标公司最终中标。人民法院以串通投标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八个月。
据悉,人民法院在依法惩治串通投标犯罪的过程中,突出从严惩处的总基调,通过判处罚金、追缴违法所得等手段“打财断血”,彻底铲除犯罪分子的利益链条。同时用好司法建议,深化协同治理,形成预防和打击串通投标犯罪的工作合力,推动实现“办理一案、预警一域、规范一行”。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