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
喜悦的盛事,各族群众携手共庆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
新疆各族干部群众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共绘团结繁荣文明安定的边疆图景
依法治疆
团结稳疆
文化润疆
富民兴疆
长期建疆
这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原则要求
为新疆各项事业
不断发展和进步指明路径
依法治疆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
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自治区坚持
法治新疆、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为繁荣发展筑牢法治根基
2024年3月21日,新疆阿克苏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的执法人员在阿克苏市农资市场查看农资经销部的销售台账。
2024年7月22日,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禾木哈纳斯蒙古族乡哈纳斯村,喀纳斯边境派出所民警在村民大会上给村民宣讲边境法律法规。近年来,喀纳斯边境派出所通过“警村企党支部联合工作站”模式,联合当地群众、景区一起解决游客难题,大大提升了警务效率,逐步形成了“景中警 贴心人”的旅游警务品牌。
2024年8月13日,在新疆塔里木河尉犁段,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干流管理局乌斯满管理站副站长才登巴(中)与同事宋志伟入户宣传法律法规。
2024年9月11日,在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山煤矿边境派出所联合调解室,民警李卓玉(左一)和副所长宋学良(右二)为辖区群众调解纠纷。
2025年1月3日,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瓦恰乡夏布孜喀拉村,村党支部书记多来提曼·开米克(左二)和同事走出村委会大门,准备到村民家中走访。多来提曼·开米克是从护边员成长起来的全国人大代表,多年来始终奔波在帕米尔高原牧区,与农牧民面对面沟通,收集整理群众建议,用实际行动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写下生动注脚。
2025年5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实施,为保护这部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提供了法规遵循。这是2025年4月22日,演员在位于新疆阿图什市的玛纳斯史诗大剧院为游客表演。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
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
今日的新疆
民族和睦、百姓团结
如同紧紧抱在一起的石榴籽
丰润甜美、生机勃勃
2023年9月4日,“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的父亲巴依卡老人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家中接受采访。生活于帕米尔高原上的塔吉克族儿女,素来心中怀有“家是塔县,国是中国,放牧守边是职责”的爱国守边精神。巴依卡老人一家三代70年接续守边护边,爱国奉献的壮举感动了无数国人。“边境线是中国的边境线,红其拉甫是中国56个民族的红其拉甫,我们的56个民族就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巴依卡老人说。
2024年9月15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固原巷社区举办“中秋月圆百家宴 欢天喜地迎国庆”活动,人们载歌载舞,共享节日欢乐。
2024年9月27日,新疆塔城市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的居民在“邻里节百家宴”活动上跳舞。该社区居住着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14个民族的群众。近年来,社区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各民族居民在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中共谱民族团结曲。
2025年9月9日,新疆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红墩镇的老人在“户儿家”文化大院合影,该镇居民由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11个民族组成。“户儿家”源于清末,是哈萨克族对甘肃、山西、陕西等省迁居红墩镇的40户汉族居民的称呼。100多年来,“户儿家”几代人与各族群众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成为各民族相互交融的典范。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
盛开着各民族文化孕育的鲜花
簇拥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花园
丰富着新疆各族群众的精神世界
2020年6月6日,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文工团演员在达布达尔乡的一个山村为村民表演舞蹈节目(无人机照片)。塔县文工团成立于1956年,现有工作人员100余人,是活跃于新疆帕米尔高原上的“文艺轻骑兵”。在自然环境严酷的高原,塔县文工团演员们常年坚持送文化进山村、到牧场,宣讲惠民政策,用文艺演出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2022年4月22日,在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剧场,舞蹈演员马依热·艾买提江(中)在舞剧《张骞》演出后向观众致谢。马依热来自乌鲁木齐,11岁时前往北京跟随专业舞蹈老师学习,学成后回到家乡,成为新疆艺术剧院歌舞团的一名舞蹈演员。“新疆的歌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用来歌颂美好生活的。希望我的舞蹈,能增进各民族间的感情,促进文化交融。”马依热说。
2023年4月14日,原创音乐剧《拉齐尼·巴依卡》在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剧场上演。该音乐剧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为创作原型,生动还原了拉齐尼·巴依卡成长、入伍、结婚、护边,最终为救落水儿童牺牲的感人经历。
2023年11月7日,新疆阿克陶县雪松中学“红杜鹃”合唱社团的学生在演唱红色歌曲。雪松中学由江西援疆资金重点打造,依托江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成立了红杜鹃陶艺、诵读、剪纸等社团,将中国传统技艺与红色文化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生动有趣的社团实践活动中感悟、学习红色文化。
2024年7月24日,在新疆塔城市文化广场,手风琴文化传承中心老师道吾然·对山汉(左二)带领学生练习手风琴。塔城市居住着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塔塔尔族、俄罗斯族等20多个民族,是一片多元文化沃土。手风琴是塔城市民间最广为流传的乐器,也是各族人民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近年来,塔城市深入挖掘手风琴文化,举办多场手风琴文化艺术节活动,为各民族文化交流提供平台。
新疆充分发挥区位、资源、政策优势
拓展高水平对外开放
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发展成果惠民生
民富疆兴聚人心
2022年6月16日,西起新疆和田市、东至若羌县的和若铁路开通运营,这是乘客在和田火车站有序登上和若铁路首趟列车。和若铁路的建成通车结束了且末、民丰等5个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个团场不通火车的历史,进一步完善了新疆铁路网结构,极大便利沿线各族群众出行和货物运输,对带动沿线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7月4日,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一家纺织企业的工人在纺纱车间工作。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已成为新疆重要的民生产业和支柱产业。近年来,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以棉纺织业为引领,积极招商引资,打造集纺纱、织布以及高端纺织品研发为一体的大型纺织产业园区,为周边乡镇群众提供1500余个就业岗位。
2024年12月4日,游客在新疆阿勒泰禾木吉克普林国际滑雪度假区2024年新疆热雪节活动上合影。近年来,新疆依托阿尔泰山、天山丰富的冰雪资源优势,推动冰雪产业集聚发展,努力打造世界级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目的地,冰雪运动的影响力辐射到酒店、餐饮、交通、娱乐等相关行业,冰雪资源逐步转化为经济效益。
2024年12月4日,新疆民丰县尼雅镇甫甫克村村民麦麦提(右)同前来收购大芸的商户交流。自20世纪末新疆全面开展防风治沙工程并大力推进沙产业以来,麦麦提从在合作社挖大芸赚工钱,到后来主动学习大芸种植技术并创业,一路走来小有收获。2018年,他承包了10亩沙地种红柳、大芸。红柳茁壮成长,大芸产量颇丰,麦麦提年收入超过5万元。
2025年5月29日,“摆渡人”高云在新疆霍尔果斯公路口岸等待出关。霍尔果斯是我国最大的汽车出口陆路口岸,在这里,有一支被称作“摆渡人”的队伍,他们以“自驾出口”的出境通关方式,将我国生产的商品车开到哈萨克斯坦境内指定位置,交付验收。相较于传统笼车运输,通过“摆渡人”交付更灵活、更有效率、成本更低,商品车在价格等方面更有竞争力。据统计,2024年,这一运输形式为企业节约成本1.5亿元,“摆渡人”群体总收入达9000余万元。
长期建疆、久久为功
坚持对口帮扶
注重人才积累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在新疆释放出绵绵不断的充沛动力
2023年9月15日,在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人民医院,来自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的援疆医生石文芳(中)为患者检查。近年来,对口援疆省市持续选派大量医疗人才,为守护新疆各族群众生命健康作出了突出贡献。受益于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支持,新疆受援医院临床救治能力大幅提升,医院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医院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新疆各族群众的健康获得感不断提升。
2024年9月10日,在新疆阿拉尔职业技术学校,援疆教师李斌傲(中)和23级电商班的学生合影。“95后”年轻教师李斌傲是第十一批浙江台州到新疆阿拉尔职业技术学校援疆教师中的一员,负责教授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他在学校主导筹建了电商实训室,还带了4个新入职的教师当徒弟。“培训好本地教师,就是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李斌傲说。
2025年6月25日,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甬库同心村智慧农业植物工厂,技术人员在培训当地的农业产业工人。该工厂是浙江省宁波市对口援疆项目之一,引入了宁波企业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和设备,通过智能调控成功种植多种原本不适宜在当地生存的农作物。该项目在帮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同时,还为当地培养了农业产业工人,同时为周边学校开展农业科技科普提供了便利,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2025年6月27日,在新疆和田技师学院,援疆教师李宝(中)和当地教师一同指导学生维修汽车。该校是北京市对口援疆帮扶单位之一,2020年以来,北京市向该校派出3批次累计30人次的援疆教师队伍,他们在参与学校管理、承担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还主动开展“传帮带”培养当地教师,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参与各类技能竞赛,为当地职业技术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025年7月4日,在新疆昭苏县泰州高级中学,来自江苏省兴化中学的援疆教师陆秀良给学生上数学课。江苏省泰州市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在开展对口援疆工作中,江苏泰州援疆工作组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援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群众身边的事、关切的事,实施多个民生项目,让援疆更好惠及各族群众。
记者:兰红光 李学仁 李响 程丽 辛悦卫 王菲 胡虎虎 丁磊 郝昭 陈朔 徐宏岩 顾煜
编辑:毕晓洋 李贺 张浩波 张曼怡
新华社摄影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