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文化 > 正文

恐龙足迹.JPG

  恐龙足迹化石是恐龙在地表湿度、粘度、颗粒度都比较适中的情况下留下的足迹,在后来的地质作用中随着保存足迹的泥沙变成了岩石,上面的足迹形成了足迹化石。保存恐龙足迹的地方大都出现在湖滨、海滨及河流边上的河滩地。

  这是发现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查布地区的恐龙足迹化石。科学家根据保存足迹的岩石性质,并对比世界其他地区类似的足迹组合,推断查布地区在早白垩世时期属于季节性干旱湖泊。在每年特定时期,恐龙和其他动物都会来这里饮水,因此在这湖边留下了大量足迹。

  根据恐龙足迹复原的鄂尔多斯中生代早白垩世景象,鄂托克地区发现的恐龙足迹包括大型和小型蜥脚类足迹、巨齿龙类和奔龙类食肉恐龙足迹,长有羽毛的小型食肉类恐龙以及大量的鸟类足迹。

恐龙足迹1.JPG

  在鄂尔多斯鄂托克旗恐龙足迹保护园区查布6号点的足迹,是四条小型蜥脚类恐龙足迹,走得比较整齐,可是后面的足迹又被几个兽脚类恐龙足迹给冲乱。从这组恐龙足迹的化石反映出了远古时期一场恐龙之间发生的弱肉强食场面。

  在鄂托克地区下白垩纪中发现的成串蜥脚类恐龙足迹平行排列,且有中间小旁边大的趋势,于是可推断出这是一群蜥脚类恐龙在迁徙过程中留下的足迹,当时个体小的幼年恐龙走在中间受到成年恐龙的保护。

  在全世界发现的肉食性恐龙的足迹很多,在数量上远远大于以植物为食的恐龙。根据生态平衡法则,食肉动物在数量上仅相当于整个动物界的5%,但超过足迹量一半以上的食肉恐龙足迹是不符合生态链规律的。由此,我们可以根据留下的足迹数量很多推断出当时肉食性恐龙需要四处奔波寻找食物,因此留下了大量足迹。当进入中生代时期,气候温暖潮湿,植被茂盛,以植物为食的恐龙不需要奔波很长的路就可以解决食物, 因此这一时期的植食性恐龙留下的足迹会比较少。

  鄂托克旗的恐龙足迹化石主要以白垩世时期为主,足迹种类丰富、层位多,数量大,分布范围广,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足迹化石产地,是中国乃至世界研究恐龙足迹的重要地区。

  一只恐龙一生只能留下一具骨架,但可以留下很多的足迹。通过这些足迹,专家们可以推断出当时的地质环境、气候类型、恐龙类型,甚至还为我们讲述了这类恐龙生前的故事。


编辑:张弛
1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开幕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