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疆新闻呼和浩特9月21日消息 千年昭君故事穿越时空,当代学术智慧凝聚青城。9月21日,一场关于民族友好与文化交融的思想盛宴——2025·呼和浩特昭君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拉开帷幕。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烟台大学、三峡大学、东北大学、山东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宁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深圳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昭君出塞沿线城市的宜昌博物馆、荆门博物馆、大同博物馆、西安博物院、呼和浩特博物院,以及宜昌市昭君文化促进会、兴山县昭君文化研究会、大同市昭君文化促进会、内蒙古昭君文化学会、朔州市昭君文化研究会、榆林市昭君文化研究会等国内17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新时代背景下昭君文化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的基础理论与实践路径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

会议主旨报告环节内容丰富、视野开阔、观点鲜明。烟台大学二级教授、山东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崔明德以《和亲文化的内涵、功能及作用》为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国家与疆域理论研究室副主任、二级研究员朱尖以《和亲研究文献计量学考察》为题,三峡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民族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二级教授刘冰清以《数字化技术赋能昭君文化创新发展的实践路径与时代价值》为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历史室主任、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彭丰文以《西汉时期北疆地区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汉匈关系为中心》为题,东北大学民族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岳小国以《从“和平使者”到“民族团结典范”——呼和浩特昭君形象建构研究》为题,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王绍东以《昭君出塞:长城精神与华夷秩序的历史镜像》为题,分别作了精彩的主旨报告,充分展现了当前和亲文化、昭君文化理论研究的学术深度和广阔前景。
当天下午,会议围绕“昭君出塞历史与文学艺术研究”“昭君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昭君文化创新发展与博物馆展示研究”三个专题设立分论坛,40余位专家学者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各分论坛议题聚焦时代命题,体现出昭君文化的理论探索与现实问题的深度融合,现场交流气氛热烈,成效显著。
2025·呼和浩特昭君文化学术研讨会由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呼和浩特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呼和浩特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中国民族学学会昭君文化研究分会、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呼和浩特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呼和浩特博物院(昭君博物院)联合承办。(完)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