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文化 > 正文

北疆新闻呼和浩特9月28日消息(记者 石茹意)逛博物馆如何“把文化带回家”?内蒙古博物院给出新解。该院新馆开馆仅3个月,便吸引180万人次打卡(外地游客占七成),文创产品销售额超2800万元,让北疆文化从展柜走向日常。 

新馆极致利用空间,参照全国顶尖博物馆标准,盘活展厅“边角料”与过渡区域,在4791平方米内打造11个特色空间,涵盖文旅纪念品销售、非遗美食体验、数字艺术互动、小型演艺观赏等,实现一站式文化体验。 

文创开发上,依托文物设计产品,3个月内在售品类达4700多款(新增2700多款),销量超75万件;同步运营淘宝店、小红书官方账号,方便公众“云赏文物”。 

合作模式也具创新,面向全国遴选文创企业。采用“固定授权费+销售收入分成”机制——授权费按每平方米每年550元收取(覆盖水电物业成本),销售收入最低提成6%(以旧馆长期运营的国有企业近4年利润占销售收入比)。目前已有16家企业合作,其中12家外地企业专门在呼和浩特注册子公司,既激活文创市场,又助力地方发展。同时,所有文创产品需经严格审核(品类、设计双把关),并联合高校研发,让传统文化贴合当代审美。

 为强化辨识度,博物院已完成新址LOGO全国征集与注册,探索“内博文创”品牌体系,打造“龙首灶”等子品牌,从店铺装修到产品包装凸显文化内涵。此外,梳理1万幅文物高清图、1500件(套)文物三维信息,明晰“文化资产”价值,推进数字版权保护,为文创开发筑牢基础。 

文创收益更反哺观展体验,在“融铸北疆”等10个基本陈列外,推出“明清颜色釉瓷器展”等临时展览,还实现近十年首次引进国外展览“古希腊之美”,后续将引入波斯、科威特等国外精品展;“N探空间”的“小小讲解员”“文创坊”活动深受儿童喜爱,“十一”期间还将开放延时夜场,持续提升逛展新鲜感。 

从让文物“活”起来到让文化“火”起来,内蒙古博物院的“公益+市场”模式,既满足公众观展、购文创需求,更提升北疆文化传播力,成为受青睐的新型博物馆范本。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杨净毓
10211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雨中夺银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