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文化 > 正文

20250714151636.jpg

  7月11日,巴彦淖尔市新华书店内书香浓郁、气氛热烈,“阅见北疆・书里的家乡”主题阅读周共读活动在此顺利举行。巴彦淖尔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图力格尔,磴口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图娅,巴彦淖尔市新华书店副总经理孔思慕,巴彦淖尔市作协副主席高莉芹,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李德军等领导与嘉宾,同现场30余名读者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

  活动现场,两位读者分别朗读了《穿越乌兰布和》《乌梁素海》中的精彩篇章,深情展现了文字中蕴含的家乡风貌与精神力量。随后,磴口县委宣传部干事罗必鑫围绕《中国防沙治沙“磴口模式”——乌兰布和治沙七十年实录》,生动讲述了“磴口模式”在防沙治沙中的宝贵经验及背后的感人故事,引发在场读者强烈共鸣。“我深刻感受到巴彦淖尔生态治理的智慧,也被我们巴彦淖尔人一代接一代不懈奋斗、守护绿水青山的精神所打动。”来自临河区金川街道的一位读者深有感触地说。

  本次活动由巴彦淖尔市委宣传部、内蒙古出版集团联合主办,磴口县委宣传部、远方出版社、巴彦淖尔市新华书店、临河区金川街道共同承办,旨在弘扬北疆文化,集中展示巴彦淖尔市在沙漠治理、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等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

20250714151643.jpg

  活动聚焦的《穿越乌兰布和》,以纪实与历史的笔触谋篇布局,既是对乌兰布和沙漠变迁的全景式历史回顾,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永恒命题的深入思考。该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涵盖政治、经济、历史、地理、人文等多个领域,收录了大量防沙治沙的实践经验,堪称反映内蒙古生态建设的力作,并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20250714151650.png

  另一部重点书籍《乌梁素海》,分为“水篇”“田篇”“林草篇”“山篇”“沙篇”“湖篇”六大篇章,系统讲述了乌梁素海区域河湖连通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70余年农牧业发展轨迹、林草生态修复工程、乌拉山及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整治、湖体水环境保护与修复等内容。书中通过流域综合治理过程中的感人故事,生动展现了河套儿女拼搏奉献的奋斗精神与时代风采,该书已入选中央宣传部2024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

  值得关注的是,《穿越乌兰布和》《乌梁素海》均由远方出版社出版,作者为陈志国(回族)。作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陈志国已出版《杨力生:乌兰布和丰碑》《河套回眸》《河套沧桑》《走进磴口》等多部作品,累计创作达200万字,其作品以深厚的地域情怀和扎实的纪实风格广受好评。

  此外,《中国防沙治沙“磴口模式”——乌兰布和治沙七十年实录》由中共磴口县委员会宣传部编写、远方出版社出版。该书辑选了70年来防风治沙的相关决策措施及政协文史资料中涉及植树造林的史料文章,以报告文学形式回顾磴口县防沙治沙的历史进程,真实记录了一代又一代治沙人可歌可泣的伟大壮举,总结了“磴口模式”的宝贵做法与经验,为新时代防沙治沙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重要历史资料。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李晴
10909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绿色农业促农民增收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