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要闻 > 正文

  获得国家专利10个、完成重点技术攻关项目近480项、累计创造经济效益5000余万元、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等数十项荣誉……这张成绩单,属于国防装备制造设备维修领域的一名电工——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防务事业部设备维修中心数控部电工廖丽娟。

  作为维修领域为数不多的女性,廖丽娟16年如一日钻研数控设备维修,是众人眼中的“女汉子”“工作狂”和机床故障的“克星”。她带领团队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26米大型数控膛线电解加工机床,填补了装备产品超长身管膛线电解加工领域国内空白。

  曾经,在6米高的横梁上,一个灵巧的身影沿着上百条线路,专心致志地测量十几个接头的数据。

  “找到了,是信号接头烧坏了。”只听见一声清脆的喊声,在场的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待这个灵巧的身影顺着梯子爬下来,领导冲上去紧紧握着她的手:“小廖,厉害,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

  38岁的廖丽娟,长着一张娃娃脸,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常被误认为新手,实际上她已经是老师傅了。她是中国兵器关键技能带头人,拥有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双重身份,同时还是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巾帼标兵。

  2008年,年仅21岁的廖丽娟从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数控设备应用与维修专业毕业,入职北重集团,成为数控设备维修行业的一名电工。为了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廖丽娟跟着老师傅学习,在掌握西门子、三菱等数控系统的编程设计思路后,晚上还要学习机械、液压及气动系统等领域的知识,并在业余时间深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苦练本领。“那段时间,吃饭都在思考老师傅说的技术问题,甚至晚上睡觉做梦都会梦到在排查设备故障。”廖丽娟对记者说。

  经过几年的实践,廖丽娟维修技术日渐成熟,既能克服高空作业的恐惧心理,又能在地坑狭小、阴暗的空间检修,不放过每一个可能影响设备运行的隐患。

  在国防装备制造业,创新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压制武器系统身管膛线加工,一直是困扰行业的难题。廖丽娟明白:“技术在人家手上,就要任人摆布,核心技术还是要靠自己。”

  为了突破这一壁垒,廖丽娟带领团队迎难而上,查阅大量技术资料,分析配置参数,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研究,研制出国内首台26米大型数控膛线电解加工机床。这一成果将产品一次加工合格率提升至99%,加工效率提高67%,攻克了一系列难题,填补了超长身管膛线电解加工领域的国内空白,提高了远距离射击炮弹飞行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在装备产品装配调试中,廖丽娟再次展现出非凡的智慧。产品类型结构不同,每种类型配备一个调试控制装置,准备时间长、操作方式差异大,严重影响装配调试效率。她首创中大口径火炮通用型测试方法,研制6套可自动识别装备多种型号集成调试装置,将调试准备时间缩短50%,提升了火炮连续作战能力。该项目荣获国防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企业优秀创新成果奖。

  在设备自动化、智能化、精准化升级上,廖丽娟始终大胆创新、不懈努力。她自主研发的装备泵阀国产化替代工程液压泵阀耐久性试验装置,为航空航天、船舶等高端制造领域泵阀国产化替代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她为首台数控车床研制桁架机械手,实现了工件搬运自动化,保证了24小时不间断生产。

  平日里,廖丽娟当先锋、打头阵,整天泡在维修现场,工作专挑难的干。在她的带领下,维修团队聚焦设备维修技术难题,提出的120余项合理化建议被采纳。维修团队修复了超声波清洗机、数控车床、加工中心等5台停机入库的废旧设备,保障了武器装备关重部件的顺利产出。维修团队通过“创新发明、降本增效”,为企业节创价值400余万元,通过修旧利废,节创设备备件和外委费用500余万元。

  入职16年,廖丽娟对北重集团所有的生产线设备了然于胸。提起成功的秘诀,她笑着说:“我这个人就是不服输、认死理儿,在这个传统上由男性主导的领域也要干出名堂,我认为我的工作没有边界。”

  工作之余,廖丽娟积极参加行业研讨会与技术交流活动,将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出的创新维修方法和前沿技术,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团队成员。她总结归纳形成的《低压电工特种作业考场考试标准》,编写的《维修案例》《作业指导书》等11种学习资料,总结的“提升数控系统双安全故障诊断效率”等8项操作法,在线上线下得到推广。

  廖丽娟常说:“一个人强不算强,团队强才是真的强。”她带徒标准近乎严苛,要求小故障不过夜,大故障不过周,但徒弟们被“虐”得心服口服。

  在她的带动下,团队完成设备大中修项目60余项、更新改造项目7项、自主研发项目6项、获得国家专利10项、发表论文8篇,累计创造经济效益5000余万元。

  如今,她培养的20余名徒弟,多次在国家二类、省部级技能竞赛中夺冠,10余名徒弟获“兵器工业集团技术能手”“自治区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技术能手”等称号。

  徒弟王帅告诉记者:“师父教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追求极致的匠心。”(记者  宋阿男  通讯员  郭新燕)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江海
9984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弯转迤逦老牛湾 蓝天碧水显温柔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