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要闻 > 正文

  2025年5月13日,《中国文化报》第6版刊发题为《舞剧<骑兵>:一曲英雄主义的颂歌》的文章,报道了截至今年5月,内蒙古艺术剧院的精品力作原创舞剧《骑兵》已经演出近140场。近年来,该剧已经荣获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2020年度中国版权最佳内容创作奖、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奖项。

  全文报道如下:

  截至今年5月,内蒙古艺术剧院的精品力作原创舞剧《骑兵》已经演出近140场。近年来,该剧已经荣获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2020年度中国版权最佳内容创作奖、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奖项。

  舞剧《骑兵》为何拥有如此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原因固然很多,但其呈现出的英雄主义、爱国主义情怀尤其应该引起重视。

  人马合一:舞蹈语汇的战争重写

  舞者们紫铜色的脊背在灯光下起伏如浪,当扮演战马的舞者以四十五度前倾的体态定格,人体构成的马群在舞台上形成钢铁洪流。

  编导创造性地将蒙古族盅碗舞的“碎抖肩”技法解构重组,当骑兵中弹坠马的瞬间,舞者肩部每秒十余次的剧烈震颤,如同被子弹击中的战马最后的痉挛。这种将传统舞蹈符号拆解再重构的手法,使每个动作都成为战争记忆的活体化石。

  双人舞段中,朝鲁与珊丹的肢体缠绕如同草原上的红柳,编导用现代舞的接触即兴技法重新诠释蒙古族婚礼舞。当珊丹的手指划过朝鲁后背的伤疤,两人脊柱的每一次错位都化作无声的誓言。这种将私人情感与家国命运交织的编舞智慧,让英雄主义褪去概念化的外壳,生长出血肉的温度。

  血色浪漫:英雄主义的再现

  舞台后方的倾斜平台,既是硝烟弥漫的战场,亦是命运沉浮的隐喻。

  当朝鲁在倾斜舞台上艰难攀爬,地心重力与精神重力的撕扯中,舞者肌肉的震颤成为英雄本真的生命注解。灯光师用血色光斑在倾斜舞台上制造出血泊扩散的视觉效果,解构了传统英雄叙事中浪漫化的牺牲场景。

  马革裹尸的古老意象被现代舞剧解构重组。阵亡场景中,战士们以“倒卷肱”的变形动作缓缓坠落,身体在接触地面前突然凝固定格,这种“未完成的坠落”构成强烈的视觉悬疑。投影幕上实时生成的数字血雾,与舞者肢体的物理运动形成量子纠缠般的艺术张力,将场景再现刻入观众的记忆。

  时空交响:民族记忆的当代转译

  多媒体投影将草原的星空与战地的残垣并置,构成记忆的蒙太奇拼贴。

  当老年的朝鲁穿越时光长廊,年轻时的自己在镜面装置中次第浮现,将个人记忆升华为集体精神图谱。数字技术制造的万马奔腾虚像,与实体舞者的肉身真实形成哲学对话。

  当剧场灯光渐暗,舞台上残留的硝烟在观众视网膜上烙下灼热的印记。《骑兵》以舞蹈的炼金术将战争记忆提纯为精神琥珀,让铁血岁月在当代语境中重生。这不是简单的历史复现,而是一场跨越时空的英雄对话——在肉身与钢铁的碰撞中,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流下,英雄主义永远生长在民族精神的根系深处。

  英雄不老,历久弥新!(陈思潮)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江海
9987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河北中风险地区“清零”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2025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