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内蒙古自治区主会场活动在阿拉善博物馆举行。活动聚焦“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这一主题,通过开展主题展览、文物鉴赏、沉浸式体验、电声音乐会等精彩活动,带领观众沉浸式感受北疆文化的魅力。
本次活动由自治区文旅厅、自治区文物局以及阿拉善盟行署主办。活动在歌舞表演《富饶辽阔的阿拉善》中拉开帷幕,现场公布了自治区2025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项目和2025年度全区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典型案例名单,并为获奖单位颁发证书。
在展览展示方面,活动推出了“弱水三千 同风共沐——内蒙古居延遗址出土文物展”和“玉蕴华风——阿拉善博物馆藏齐家文化玉器展”两大主题展。其中在5月18日至8月18日展出的“弱水三千 同风共沐——内蒙古居延遗址出土文物展”系统梳理了“弱水流沙”厚重的历史文脉,通过前言、弱水出天山、居延承古道等六部分,让观众全面了解居延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多角度、多层次呈现北疆文化的源远流长。参观者富承静说:“了解一座城从博物馆开始,今天的展览汇集了很多珍贵展品,非常值得一看,这些文物不仅是古丝绸之路上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见证。”
在“文脉里的阿拉善”系列体验活动中,现场观众通过汉简临摹、西夏文活字印刷、岩画彩拓、文字溯源制作等互动项目,将岩画图腾变为可拓印的文创、让居延汉简化身解密线索,实现了文物的动态传承,让文化有了可触可感的生命力。参观者姚婉婷说:“体验了西夏文活字印刷活动后,感觉非常有趣,了解了古人传递信息的方式和我们有很大区别,通过参加活动自己对历史更感兴趣了。”
“此次活动创新打造沉浸式国风体验,首次尝试夜游博物馆,特别设置北疆鉴宝活动,同时推出阿拉善石琴演奏、电声音乐会等跨界演绎,让群众在互动体验中收获文物知识。通过系列活动不仅展示了阿拉善独特的地域文化,更推动了阿拉善丰厚历史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打响阿拉善文旅品牌、擦亮北疆文化名片注入强劲动能。”阿拉善盟文化旅游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高磊说。(记者 刘宏章 通讯员 潘蓓)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