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要闻 > 正文

       ◆评论员 王丰

  在乡村振兴与经济发展的道路上,特色产业正释放着巨大能量。

  近年来,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路径,从智慧牛舍里的基因图谱,到长城脚下的文旅融合;从红色乡村的生态答卷,到牧草田间的数字革命,特色产业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为和林格尔注入了蓬勃的发展活力。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特色产业。

  特色产业挑“大梁”,乡村振兴有“奔头”。常言道“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乡村产业发展也必须突出一个“特”字。

  从现实来看,“土特产”凝聚了一个地方的生态资源、地方风情、文化习俗,是重要的农业农村资源,也是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新店子镇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将明长城、茶马古道、小板申汉墓等古今文化景点串联成线,正全力打造一日游精品线路,构建全方位旅游发展新格局。城关镇郭家夭村的山羊养殖基地在内蒙古农业大学的专家团队带领下,实施分群饲养系统,配合粪污资源化处理技术,让全村3300多只山羊实现高效养殖,形成绿色产业链。这些都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香饽饽”,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能。

  乡村振兴是个系统性工程,要拓宽眼界视野,多动脑子,深入乡村振兴一线调查研究。摸清乡村的特色资源,打造村级特色产品,擦亮“特色品牌”,善于把资源变资产、“包袱”变财富。只有如此,才能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加速跑”,不断让农民群众的腰包鼓起来、生活富起来。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吴迪
10642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飞阅内蒙古 俯瞰小黑河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2025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