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要闻 > 正文

  开栏的话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

  即日起,北疆新闻聚焦内蒙古上下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的宏伟实践,推出“辉煌‘十四五’ 奋进的答卷”专栏,致敬“十四五”征程上的奋斗和成就,全景展现内蒙古上下攻坚克难的非凡五年,深度解读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革,凝聚力量,砥砺复兴之志,鼓舞干部群众在新的奋进之路上再续辉煌。

微信图片_20240709110619.jpg

资料配图 北疆新闻 林则志摄影

  以使命担当 创造绿色奇迹

  北疆新闻记者 王丰

  提到内蒙古,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绿色的草原。

  在内蒙古,绿色不仅是一种颜色,更是内蒙古的使命和担当。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期间指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必须牢记的‘国之大者’”。

  殷殷嘱托,催人奋进。2024年,内蒙古完成防沙治沙1954万亩,居全国首位;草原“绿毯”加厚,内蒙古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45.5%新高。此外,这里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库布其沙漠生态光伏基地探索出的“地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修复”立体模式,让这片“硬核”沙漠从“吃资源”变成产能源的“宝地”。

微信图片_20250912145123_524_124.jpg

资料配图 北疆新闻 林则志摄影

  系统治理,重塑绿水青山的生态底色。内蒙古丰富多样的自然地貌汇集成“山水林田湖草沙”多元一体的综合性生态系统,紧密联系、相互依存。乌梁素海的蜕变就是明证。

  位于黄河“几字弯”顶部的乌梁素海,是黄河改道及河套水利开发形成的河迹湖,面积44万亩,呈“半月形”,南北长35—40公里,东西宽5—10公里,最大水深约4米,库容约4亿立方米,是黄河流域最大的功能性湿地,被称为黄河生态安全的“自然之肾”。它不仅是我国北方多个生态功能的交汇区,也是控制京津风沙源的天然生态屏障,承担着黄河水量调节、水质净化、防凌防汛等重要功能。

  每年,河套灌区90%以上的农田灌溉退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5000万立方米的淤积洪水经乌梁素海生物净化后排入黄河,水质直接影响黄河中下游的水生态安全。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自然补给水量减少,加之工农业排水等因素,乌梁素海湖内生态功能严重退化,水质曾一度恶化为劣Ⅴ类。

  乌梁素海水污染问题在水里,成因在岸上。

  2018年,在系统化治理思维的主导下,内蒙古启动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把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作为生命共同体,统筹推进全流域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和保护开发,由单纯“治湖泊”向系统“治流域”转变。

  一系列治理举措,让乌梁素海越来越美。“旗舰物种”疣鼻天鹅数量从原200余只增加到现在的600多只,“塞外明珠”美景重现。

.jpg

资料图  北疆新闻记者 张杨摄影

  如果系统治理可以让山河重塑,那么,“绿富同兴”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注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绿水青山不会自然而然变为金山银山,关键是掌握“点绿成金”的本领。

  在鄂尔多斯新能源110万千瓦光伏治沙工程,修复治理沙漠面积达5万亩,保护农田近3万亩。这里除了发电。板间土地1.6万亩和板下土地1万亩也会成为种养殖产业发展的理想场地。板上产绿电,板间长绿草、养畜禽,板下变绿洲、生绿金。

  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吉兰泰镇巴彦乌拉嘎查人工梭梭林,茂密的梭梭林虽已泛黄,但仍然透出倔强的绿意。在荒漠中碧绿苍翠,郁郁葱葱地铺展到巴彦乌拉山脚下,微风吹过,梭梭嫩绿枝条随风摇曳沙沙作响。

  种梭梭林是巴彦乌拉嘎查增收致富的“金产业”。梭梭上嫁接肉苁蓉,就是“绿富同兴”。截至目前,该嘎查累计人工种植梭梭25万亩,接种肉苁蓉3万亩,天然梭梭林恢复至35万亩。通过种植、销售肉苁蓉及其种子,梭梭种植小户年收入达3万至4万元,梭梭种植大户年收入达到10万至20万元。

  目前,阿拉善全盟累计人工种植梭梭1026万亩,接种肉苁蓉151.3万亩,年产肉苁蓉10050吨,接种锁阳52万亩,年产锁阳5900吨。从事沙产业的规模企业有22家,开发肉苁蓉、锁阳等特色产品113个,实现了特色沙生植物从低端产品到高端产品、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变,附加值不断提升。阿拉善盟也被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肉苁蓉之乡”称号。

  绿色是底色,更是激发出产业升级、转型发展的深层动能。

  二十载“两山”理念滋养,十年“三北”工程攻坚。内蒙古每走一步,都脚踏实地,以生态安全屏障的使命担当,创造出一个个绿色奇迹。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杨净毓
10447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大美边疆·飞阅内蒙古】空中俯瞰鹿城之巅云中草原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