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要闻 > 正文

  7月1日,记者走进乌拉特中旗“金石交”同心创业街,只见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碰撞出璀璨火花:以阴山岩画为灵感设计的陶瓷鎏银碗、融合刺绣与玛瑙玉石的“融·景”饰品、运用纳米雕刻技术的“龙腾四海”挂件……一个个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文创产品格外引人注目。

  “叮、叮、叮……”突然,耳畔传来锤子与錾子的碰撞声。不远处,北疆文化文旅产品研发推广中心的楼上,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乌拉特中旗手工艺协会负责人白玉龙,正在工作室为一套银碗錾刻云纹。

  “我们通过深入挖掘‘金石交’产品的文化内涵并进行创新研发,将传统工艺转化为可触摸的文旅符号。”白玉龙说,这些作品不仅是商品,更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载体。研发推广中心会定期邀请手工艺人讲述作品背后的文化交融故事。

  “金石交”手工业融创品牌是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为灵感源泉、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精心打造的具有文化内涵的文创IP。2024年,乌拉特中旗精心打造“金石交”融创品牌,从93件国宝级文物中提取各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开发设计了乌拉特服饰、铜银器、刺绣、玉石镶嵌等9个产品类型、500余种产品,带动90多户、450多人实现就业,品牌年销售额达3200多万元。

  如今,“金石交”品牌不仅带动了经济发展,更成为讲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样本。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巴彦淖尔市以“籽籽相拥·同心筑梦”“十个一”工程为抓手,将文化浸润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构筑起以文化为纽带、以交融为底色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在五原县第六完全小学的和美课堂上,民族头饰组的老师正通过社团活动为学生们讲解民族头饰的构成、材质等。一个个精巧的头饰,吸引着学生们的目光。课堂上,学生们两人一组,纷纷拿起丝线和珠子,上下走线、打结,一气呵成,将民族传统工艺与新潮创意充分结合,制作出完美的民族头饰。

  “我们学校利用和美课堂,开设马头琴演奏、民族头饰制作等课程,把民族团结教育推向了新的高度。通过和美课堂的教育教学,可以全方位展现民族特色和文化,展示我们民族团结教育的成果。”五原县第六小学教导处副主任乌仁说。

  在临河区第九小学,同学们正在排练课本剧《那片草原》,该剧目以“三千孤儿入内蒙”为背景,展现出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感人故事。“通过演讲比赛、课本剧、班会等形式,能让孩子们切身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氛围,同时也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根于孩子们的心中。”该校教师赵慧琴说。

  临河区汇丰学校面向四至六年级学生开设《中华民族大家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以12课时的教学,讲述各民族历史渊源与特色文化等,引导学生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巴彦淖尔市深入实施校园固本工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实现幼儿园全覆盖,全面推广统编教材。依托45处红色教育基地,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爱国主义实践活动。将“开学第一课”打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载体,让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植根于青少年心灵。

  走进杭锦后旗民族团结主题公园,“籽籽相拥,同心筑梦”雕塑在阳光的映衬下格外引人注目。果树林、湖心岛、荷花池等自然景观与民族团结主题标识雕塑、“习语近人”和民族团结宣传标语相互融合,构成了一座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完美融合、健身休闲与思想教育一体推进的主题公园。

  市民付满良家住公园附近,经常到公园散步。他深有感触地说:“主题公园是宣传民族团结的好地方!”

  民族团结需要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巴彦淖尔市坚持培根铸魂、凝心聚力,将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在各族群众的心田,在潜移默化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祖国北疆,从阴山脚下到黄河岸边,巴彦淖尔市正以系统思维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象化、有形化、常态化,通过政治建设的“四梁八柱”、文化浸润的“精神密码”、社会融通的“实践图谱”,探索出“认同、交融、发展”的良性循环路径,全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记者  图古斯毕力格)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杨净毓
11122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金秋十月 醉美胡杨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