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要闻 > 正文

  七月的二道沙河波光潋滟,蓝天白云在水面铺展成流动的画卷。垂钓者静坐河畔,观景步道游人如织,白鹭掠过摇曳的芦苇丛——这幅生机盎然的生态图景,令人难以想象这是曾被市民称为“臭水河”的地方。

  作为黄河一级支流和包头市区唯一的入黄排污口,二道沙河的治理曾是城市发展的“必答题”。

  据包头市生态环境局水资源水环境科工作人员李陶珂介绍,2023年包头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吹响治理号角。他指着监测数据介绍:“我们开展水污染‘减量提质’攻坚行动,2024年尾闾工程日均排水量较2020年减少6万余吨。”钢铁、电力企业实施废水深度治理,四大污水处理厂完成技改扩容,处理能力从16.6万立方米跃升至30万立方米,污染物排放浓度大幅降低。2024年入黄口氨氮等指标较2020年最高下降87.1%,浊流终化清波。

  7月8日,走在二道沙河岸西侧,占地728亩的人工湿地如同翡翠项链。这里构建起“一带三区多节点”生态体系:生态休闲绿带串联滨河湿地展示区、休闲区、科普区,观澜台等九大景观节点点缀其间。曾经掩鼻而过的河道,如今成为市民休闲打卡的“城市会客厅”。

  74岁的李春胜在垂钓园抛下鱼钩。“每周都要来钓鱼,看着臭水沟变碧波,我的心别提多敞亮了!”他的钓竿丈量着水质蜕变,更钓起百姓的获得感。向西2公里,不久前作为主会场举办过2025内蒙古文旅发展主题活动的“天下黄河第一村”,向来自各地的嘉宾展现了这条重生之河如何将城市“伤疤”淬炼成生态“项链”。

  北疆长风掠过清澈河面,二道沙河的涟漪正荡漾出美丽包头的新篇章——那里有铁腕治污的担当,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智慧,更系着母亲河畔万家灯火的幸福光晕。(记者 蔡冬梅 通讯员 康璐)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吴迪
10955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广州南沙港铁路跨西江特大斜拉桥完成左线铺轨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