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要闻 > 正文

  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保合少中心小学操场,高凤英烈士的雕塑前整齐地摆放着鲜花,学生时不时会驻足,行少先队礼。学校的“红领巾宣讲团”在学校一楼走廊开设了“英烈事迹微讲堂”,小宣讲员们会用生动的语言向同学讲述革命先烈的感人故事。

  高凤英1909年出生于内蒙古土默特旗保合少的一个蒙古族农民家庭。1929年,在中共西蒙工委书记佛鼎的启发、教育下,高凤英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走上革命道路,并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4月,高凤英与毕力格巴特尔等一起赴蒙古国学习,1935年春,奉派回国从事地下工作。他与毕力格巴特尔在归绥城北门外和合桥开杂货铺,在旧城南柴火市经营肉食店,作为地下工作的联络点,以掩护和接应地下工作人员。

  1937年7月,全民族抗战爆发,张家口、大同、归绥相继沦陷。危难之际,中共党员杨植霖与刘洪雄决定尽快建立自己的武装。为此,高凤英等秘密潜入归绥,执行策动伪军反正的任务。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最终以“大青山抗日总司令部”的名义,成功策动了一个排的伪军反正。高凤英将这支武装带到大青山,经过简单整编后开展抗日游击活动。

  1938年春,高凤英在为部队购置武器配件时被捕。被捕后,他宁死不屈,顶住敌人的严刑拷打,始终咬定“我是庄户人”,敌人只好将他交保释放。1938年6月,高凤英与杨植霖等几经周折组织了抗日团,战斗在大青山南麓、归绥周围。10月,抗日团与八路军大青山支队会师后,他仍留在归绥附近从事情报工作。1939年,高凤英奉调到归武边区地方动员委员会做群众工作,在动员群众、筹集军需物资、侦察敌情、搜集情报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1940年秋,高凤英奉调回绥西,接替李森担任蒙古抗日游击队队长。为了提高部队的军事素质,他带领部队在万家沟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并积极配合指导员对部队开展政治教育。通过整训,部队的军政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从此,他带领蒙古抗日游击队,转战在大青山地区和土默特平川,多次配合主力部队作战,为动员蒙古族群众抗击日寇做了大量的工作。

  1941年下半年,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斗争进入了最艰苦的时期。高凤英带领蒙古抗日游击队担负掩护中共绥察区党委、绥察行署机关和中共绥西地委、绥西专署的任务,经常活动于绥西万家沟一带。10月27日,高凤英与中共绥察区党委社会部部长王聚德带领部分机关工作人员和游击队员,在万家沟大火烧游击队营地宿营。由于叛徒告密,日寇出动12辆军车,满载日伪军包围了大火烧。28日凌晨,敌人以猛烈的火力袭击游击队的宿营地,高凤英果断指挥,奋勇反击,但因敌众我寡,弹尽援绝,高凤英、王聚德等12人英勇牺牲。高凤英牺牲时年仅32岁。

  1951年,绥远省人民政府为高凤英等12位烈士举行了追悼大会,将烈士的遗骨迁葬至大青山下的哈拉沁烈士陵园。1980年,高凤英等烈士的遗骨又迁葬至大青山革命烈士公墓。1984年,时任国家副主席乌兰夫为高凤英烈士题词“青山英烈”。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公布全国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高凤英是其中之一。(记者 王雅静 通讯员 谢勇 )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吴迪
9993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飞阅内蒙古 俯瞰大黑河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