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内蒙古鄂尔多斯杭锦经济开发区独贵塔拉产业园,只见一派忙碌的生产加工景象,企业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在生产线前熟练地操作着机器。
在该经济开发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无人律所”终端设备前,一家企业的项目负责人正通过高清视频与值班律师连线:“我们公司有个跨境合同条款不太明确,现在急需专业意见。”不到20分钟,一份清晰的法律风险提示与修改建议便传送过来。
今年以来,杭锦旗委政法委充分整合全旗政法力量,聚焦企业法治需求,积极探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新路径,通过“线下+线上”双轮驱动服务模式,持续为入园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法治服务。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连日来,记者深入我区政法机关、企业一线采访,总能听到“法护营商”这一高频词。如何找准司法支撑和服务的结合点,以优质的司法服务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答案在一路的实地探寻中愈发清晰而深刻。
问需于企,增强服务“精准度”
“您好,我是12368诉讼服务热线‘涉企专线’接听员,请问您有什么要咨询的?”“您的立案诉求,我们已记录,将及时核查回复。”……走进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一阵阵清脆的电话铃声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接听员们有的认真为企业提供着案件咨询,有的提供着诉讼指引服务。
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于7月21日正式开通12368诉讼服务热线“涉企专线”,旨在通过更加优质、高效、精准的司法服务,确保涉诉企业在诉讼过程中有问题可以打得通、问得到、办得好。
精准“把脉”,高效“开方”。自治区司法厅立足司法行政职能职责,于近日成立自治区助企法律服务专班,为全区重大项目提供法律意见,为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重点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中小微企业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法律服务。
“感谢检察机关定期来我们企业走访,为我们提供‘法治体检’服务,对企业防范化解经营风险起到了积极作用。”近日,通辽市霍林郭勒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走访调研辖区重点企业时,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检察机关服务工作给予充分认可。
“作为企业负责人,我切身感受到了‘一企一法官’结对服务给企业带来的实惠。”在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巴彦淖尔川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满江对法院助企服务工作称赞连连。
今年,杭锦后旗人民法院以“杭企法盾·益企航行”为主题,委派7名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党员法官,分别与内蒙古旭一牧业、巴彦淖尔川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等7家辖区重点企业建立结对关系,开启了以常态化联络、专业化支持等为服务内容的“一企一法官”精准服务模式。
全区政法机关从服务理念上精准定位,定期下沉辖区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开展座谈,充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司法需求,为企业合法权益保护、风险隐患防控、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引导企业把法律风险控制关口前移,实现从“事后维权”到“事先预防”的转变。
优化流程,提升办事“便利度”
走进巴彦淖尔市公安局公安政务服务中心,涉企服务“一号窗口”前,前来办理服务事项的企业工作人员络绎不绝。
“该窗口的设立,是集咨询导办、疑难协调、绿色通道功能于一体,为企业提供‘一窗受理、一站解决’的专属服务。”巴彦淖尔市公安局公安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王璐向记者回忆起了一件往事,某企业负责人因洽谈业务需要补办护照,时间紧迫,企业负责人来到“一号窗口”向民警说明来意。窗口民警立即启动“急事急办”通道,积极协调加急审核制证,原本需要7个工作日的流程,企业负责人仅用3天就收到了护照,为企业项目顺利推进赢得宝贵时间。
该窗口自去年运行以来,已累计为企业提供300余次高效精准服务,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如今,涉企服务“一号窗口”已成为服务企业的“金字招牌”。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近年来,全区检察机关畅通企业诉求通道,不断加强法治供给。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呼和浩特市人民检察院、土默特左旗人民检察院在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设立全区首家“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站”;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人民检察院、托克托县人民检察院在内蒙古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久泰新材料有限公司设立“知识产权检察保护联系点”,让企业享受到“家门口”的检察服务,更好地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案案都是营商环境”。
霍林郭勒市人民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涉企服务专窗,对涉企案件实行优先分流、优先调解、优先审理;包头市公安局聚焦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实际需求,制定“项目警长”包联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全区政法机关通过完善涉企服务体系,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办事程序,借助科技手段全方位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推出了一系列便企利企措施,让企业得实惠、享成果。
深耕主业,跑出护企“加速度”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好的“土壤”,法治正是这片沃土的根本保障。
全区政法机关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立足主责主业,以公平正义护企、用暖心服务安商,让企业在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环境中安心发展、放心经营。
鄂尔多斯市法院系统在“调立审执”各领域环节协同发力,不断锤炼司法助企“硬功夫”。
达拉特旗人民法院开辟涉企案件绿色通道,深化案件“当场立、自助立、网上立、就近立”改革;完善涉企纠纷分调裁审机制,与综治中心协调对接持续强化涉企案件专业调解力量;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贯穿涉企案件执行工作始终;严厉打击侵犯企业知识产权等影响企业创新发展、破坏市场环境的刑事犯罪,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今年上半年,鄂尔多斯市法院系统共审结涉企案件20506件,较去年同期提升21.09%,涉企案件平均审理天数35.38天,较去年同期缩短12.34%,首执案件平均用时67.13天,较去年同期缩短11.81%,兑现企业胜诉权益90.85亿元。
做实“阳光下的守护”,全区公安机关正以“精准滴灌”式的工作举措为企业发展添动能,深耕助企“服务田”。
兴安盟公安局岭南农垦分局布敦化牧场派出所严格落实“一企一警”制度,为提升处警效率设立“警务服务岗”;通辽市公安局科尔沁分局木里图派出所深化“主防”理念,对涉企矛盾纠纷做到早排查、早发现、早调处;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公安局与相关部门、企业联动组建“政企联防”队伍,在蒙苏经济开发区零碳产业园持续开展治安、交通等情况专项整治;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公安局组织民辅警定期开展企业安全培训与检查,指导完善内部安保措施……
“企有所需,我有所为”,一份“有温度”的助企答卷正跃然于全区政法机关不断创新的司法实践当中,让市场主体在司法服务保障下成长壮大、轻装快跑。(记者 王皓)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