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要闻 > 正文

  8月16日,随着最后1米岩层被精准破除,我国首条穿越贺兰山的铁路隧道——包银高铁银巴支线贺兰山隧道内蒙古段顺利贯通,这标志着这条全长8792米的Ⅰ级高风险隧道历经建设者1000多个日夜奋战实现全隧贯通。其贯通不仅成为内蒙古、宁夏交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更为“一带一路”沿线干旱山区铁路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该隧道作为国内首条时速200公里单线客运隧道,地处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与宁夏银川交界处,穿越沙冬青、贺兰山两大自然保护区,面临最大埋深230米、单日涌水4500立方米、6条断层破碎带等极端地质条件,施工风险堪比“在豆腐中打洞”。

  据中铁十五局包银高铁银巴支线项目一分部项目负责人张迎辉介绍,贺兰山隧道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围岩多为遇水软化的泥质板岩,突水、坍塌风险极高,被誉为“地质博物馆”。同时,隧道地处腾格里沙漠与黄河流域交界带,紧邻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需下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长城遗址,施工难度极大。

  建设团队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首创保温板工字形热熔垫片连接、预弯工艺加工仰拱钢筋等新工法,应用超前地质预报、管棚加固等组合工艺及智能监测技术,将施工效率提升30%。针对下穿明长城文物保护需求,项目采用“机械开挖+C6钻机作业+动态监测”低扰动技术,布设24小时监测点,将地表沉降控制在0.1毫米以内,实现“最小扰动、零震动”的精细化施工。

  “隧道贯通为后续轨道施工及铺轨工程提供了关键通道,为包银高铁银巴支线按期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中铁十五局包银高铁银巴支线项目部工程管理部部长杨俊告诉记者,“后续将加快隧道内水沟、电缆槽等附属工程施工,同步推进轨道铺设前期准备工作,协调好与后续铺轨单位的衔接,确保各项工序无缝对接,全力保障项目按计划推进。”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京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贺兰山隧道的贯通为包银高铁银巴支线按期开通奠定坚实基础。线路建成后,内蒙古阿拉善盟至宁夏银川市通行时间将缩短至1小时以内,年旅客输送能力预计达130万人次。(记者  刘宏章  通讯员  侍新元)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江海
9937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呼和浩特:强身健体 徒步迎新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