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要闻 > 正文

  日前,在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举办的第六届全国种公牛拍卖会现场,1头来自内蒙古布林华西牛种业有限公司的华西牛种公牛,以48万元的价格成交,成为此次拍卖会的“标王”。

  经过一天的激烈竞拍,本届拍卖会成交种公牛62头,总拍卖金额达1671.5万元。其中,华西牛成交49头,拍卖金额1367.5万元,每头华西牛平均拍卖价近28万元。

  今年的“标王”48万元,2024年的“标王”华西牛更是以创纪录的66万元成交。与之同台竞争的不乏安格斯、西门塔尔等优质牛,但为何每次“标王”都花落华西牛?并且每次都能够达到几十万的高价?记者带您寻找答案。

  华西牛,是一头什么牛?

  华西牛的育种工作可追溯至1978年。当时,研发团队围绕地方牛群开启杂交探索,逐步奠定了以“乌拉盖肉牛”为代表的育种群基础。

  1994年起,我国引进肉用西门塔尔等优质种质资源,开启系统化种质创新,构建起具有良好遗传潜力的育种群体。

  2003年以后,华西牛进入选育提升关键期。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所的主导下,历经5个世代的持续选育,逐步形成了如今的华西牛品种。

  2021年9月,也是在乌拉盖,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组织专家对华西牛的选育进行现场评价;同年12月,华西牛成功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专门化肉牛新品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俊雅说:“华西牛是西门塔尔牛与本土黄牛杂交改良而成的一个专门化肉牛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适应面广、经济效益高、繁殖性能好等特点。”

  据悉,在肉牛养殖最为关注的育肥日增重、屠宰率、出栏月龄等方面,华西牛的育肥期日增重可达1.52公斤,同阶段的西门塔尔牛日增重为1.26公斤;根据屠宰实验结果,肉用西门塔尔牛的平均屠宰率为58.4%,华西牛的平均屠宰率为61.3%;西门塔尔牛种公牛的18月龄体重为578公斤,华西牛种公牛同期体重可达639公斤,比西门塔尔牛种公牛高出61公斤。

  “综合来看,相较于西门塔尔牛,养殖一头华西牛,能给养殖户带来的收益超过1000元。”李俊雅说。

  乌拉盖管理区养殖大户白铁柱,家中华西牛存栏数超过200头,是当地响当当的养殖专业户。白铁柱告诉记者,他养殖的华西牛公牛犊在15月龄时体重就能达到600公斤至650公斤,比本土牛重近1倍。

  “近年来,乌拉盖管理区以建设‘国家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为目标,立足地区资源优势,全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合作,经过长达43年的不懈努力,育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牛新品种华西牛,标志着我国在肉牛种源方面实现了自给自足,打破了长期以来依赖国外引进的局面。”乌拉盖管理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诺敏表示。

  华西牛,何以这么“牛”?

  2022年,华西牛在全国全面进入推广养殖阶段。

  截至目前,经过3年持续推进,华西牛育种群体持续壮大,种群覆盖我国13个肉牛主产省区,总体规模达到2.65万头,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单一肉牛品种育种群体。在内蒙古、湖北、新疆、吉林等地,共建成国家核心育种场9个。华西牛种公牛已推广至全国27家种公牛站,存栏采精种公牛475头,后备公牛215头;2024年新增进站采精种公牛占全国新增种公牛31.04%;冻精推广至全国24个省区市,累计推广1600余万剂,同类别市场占有率达22%。

  “初步推算,华西牛冻精已改良肉牛700万头以上,平均每头牛可增加收入1000元,直接经济效益达70亿元。更为重要的是,华西牛的推广有效提升了肉牛单产水平,减轻了草原放牧和饲草料资源压力,为实现草畜平衡和绿色发展提供了现实路径。”李俊雅说,值得强调的是,华西牛的育成与推广,不仅是传统经验育种的延续,更是一次系统拥抱科技、优化育种体系的全面实践。

  据悉,在华西牛的推广机制上,相关单位通过联合全国40余家育种企业,发起成立了“华西牛育种联合会”,构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成果共用的一体化联合育种平台,打破了长期以来“企业小、力量散”的育种格局。联合体成员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开展性能测定、选种选配、后裔测定和宣传推介,真正实现了“大动物育种全国一盘棋”。

  与此同时,全国推行“华西牛一牛一证”认证体系,所有华西牛个体必须在华西牛育种数字平台上申报登记,由育种联合会组织专家对3代系谱、生长性能数据及体型外貌等进行严格审核,并采集血样开展基因组检测。通过审核的牛将获得唯一编号的“华西牛登记证书”。这一制度不仅净化了种牛市场,也为行业构建了规范透明的遗传信息管理体系,切实维护了育种企业和广大农牧民的合法权益。还打造了市场化推广标杆——全国种公牛拍卖会,该拍卖会已连续举办6届,华西牛最高成交价高达66万元。

  乌拉盖管理区管委会副主任邰立成说:“从经济层面来看,华西牛的推广带动了种牛、冻精、育肥牛、饲草料加工等全产业链集聚发展,近3年,华西牛相关产业累计新增产值超8亿元。从农牧民收益来看,华西牛的标准化、体系化推广为广大农牧民提供了稳定的增收路径。通过‘联户扩繁+企业托育+政府补贴’的模式,养殖户年均增收达3万元以上。”

  华西牛,挺起中国肉牛产业的脊梁

  乌拉盖管理区作为华西牛的原产地和核心育种区,见证了这一品种从杂交探索、体系建立到国家审定、规模化推广的全过程。华西牛的育成与推广不仅是畜牧科研领域的重大突破,更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

  为进一步扩大华西牛种源优势,快速提升供种能力,乌拉盖管理区大力推动华西牛的选育推广工作,接连实施了国家肉牛种质资源保存利用创新中心建设项目、国有农牧场肉牛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创建项目、华西牛扩繁胚胎移植项目、种公牛站建设项目,构建起“育种场+种牛场+核心群+扩繁群”四级良种肉牛繁育体系,建成国家级核心育种场2个、自治区级1个、盟级肉牛核心群33个,培育3世代以上华西牛达3.6万头,占全国华西牛存栏头数的55%。2023年以来,累计完成胚胎移植4122头。种公牛站年产冻精240万剂以上,可满足180万头以上母牛冷配需求。

  “我们将夯实华西牛原产地基础,持续深耕育种核心优势,完善全产业链体系,提升肉牛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同时,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导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肉牛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肉牛品牌,加快推进‘产加销’一条龙产业链,推动肉牛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让群众享受更多的发展红利。”诺敏表示。

  “今天的华西牛,早已不仅仅是一头肉牛,更是中国肉牛种业体系自主创新的集大成者。”李俊雅说,从种源安全看,华西牛核心依赖度已从70%下降至51%,增强了国家肉类安全基础;从区域发展看,华西牛正逐步带动主产区产业结构优化,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从生态效益看,生产效率的提升有效降低甲烷排放与草原载畜压力,为国家“双碳”战略贡献了养牛方案。

  研发团队在华西牛的培育中,自主研发的育种芯片Cattle110K的兼容性强,涵盖60多个重要性状功能位点,评估准确性比进口芯片提升5%~10%,成本仅为进口芯片的20%,目前全国推广量已超过2.5万张,占据国内芯片市场份额的85%以上,打破了芯片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

  当前,全球畜牧业正在迈入智能化、绿色化、精准化发展的新时代,肉牛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归根结底是种源竞争、技术竞争、体系竞争。李俊雅说:“我们将以华西牛为起点,持续推动种业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更加开放高效的国家级联合育种平台,提升中国在全球肉牛种业中的话语权与主导力。我们坚信,在不远的将来,用中国芯片、中国数据、中国技术育成的中国牛叫响‘华西种’,挺起中国肉牛产业的脊梁。”(记者  巴依斯古楞)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江海
10376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甘肃民勤:“沙乡”兴起现代农业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