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发文倡导互称“同志”已经过去几个月了,但不少人的生活阅历告诉我们,许多场合下,以“同志”相称的相互称谓还是不太多见。平常人见面后仍然是“师夫”、“大哥”、“大叔”、“美女”等等,稍有一些地位的还是“领导”或“×局”“×科”“×台”等职务。
叫一声“同志”很难吗?想当年,无论什么人物、何种关系,到处都是“同志”,不管是熟人或本单位的同事,还是社会上随时随地接触到的各色人等,都是一声“同志”,没有什么不习惯,大大方方,亲切有加。不知什么时候,这一称谓渐渐被其他称谓代替,渐渐形成了习惯,久违的语言表达,再拾起来就自然有些别扭了。
“同志”一词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国语・晋语四》中“同得则同心,同心则同志”,这一说法以志趣相同奠定了“志同道合”的语意基础。之后,随着时代的变迁,“同志”一词逐渐政治化,将其引入革命的语言环境。孙中山一句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同志”又有了号召、信任、依靠等意义。直到时下,行文中还称“同志”的,说明你的行为还没有触犯法律底线,或者通过帮助,还可以悔过自新,直至陌生人之间打招乎也用“同志”相称,既表示了亲切,又表示了尊重和信任。可见,“同志”一词既有文化底缊,又有时代新风,是我们继承传统和顺应时代变迁的高尚而又亲切的称谓。
可见,简单一句称谓,归根到底还是一个思想观念问题,喊一声“同志”并不难,只要大家都端正了思想,就能把当年的氛围营造起来。当然,这其中与其他社会生活一样,也应该由领导干部带头做表率,放下身段,以同志感情与群众平等相待。大家都是“同志”,就没有了高低贵贼的感觉,就会成为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一部分。叫一声“同志”并不难,只要转变观念,留心留意,“同志”的氛围就会很快形成社会生活的环境,也很快进入风清气正的轨道。(直言)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