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要闻 > 正文

蒙医1.jpg

         北疆新闻呼和浩特8月27日消息(记者 杨净毓 林则志 石茹意)8月27日,2025北疆书展现场氤氲着传统医药与文化典籍交融的厚重气息——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以“弘扬传统医药精粹传承文脉典籍智慧”为主题,举办蒙医药图书出版专业特色品牌宣传推介会。

  活动通过“溯源・四十年的守护之路”“深耕・每本书都扎根大地”“对话・解码中国蒙药本草”三大环节,邀请《中国蒙药本草》作者、业界专家与出版方三方对话,揭开这部蒙医药典籍背后的创作初心、编撰艰辛与文化价值。

蒙医4.jpg

  “今天特别难得,作者、专家、出版方齐聚一堂,咱们就从这部书的诞生故事聊起。”随着主持人的开场,推介会核心对话环节正式开启。

蒙医5.jpg

         当被问及《中国蒙药本草》的编写初衷与历程时,内蒙古民族大学教授、蒙医药专家、本书作者布和巴特尔率先分享道,“蒙药材涵盖植物、动物、矿物等类别,其中植物药占比最高,但长期以来,这些药材的记录分散在各类文献中,加上不同地区用药习惯存在差异,行业里一直缺一部全面系统的蒙药材资源典籍,这不仅是行业需求,也是我多年的心愿。”

  布和巴特尔回忆,为了填补这一空白,2014年他牵头组建编写团队,汇聚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药研究院等机构的20余位专家,开启了横跨八省区的调研之路。“我们走遍内蒙古、青海、新疆等地,走访当地名老蒙医记录用药经验,翻山越岭采集药材标本,每一份资料都要反复考证,整整8年,才终于完成这部书稿。”

  “实实在在的行业需求,催生出了这部沉甸甸的著作。”主持人接过话茬,将目光转向业界代表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药研究院党委书记斯琴巴特尔,“在这本书问世前,您是否关注过这项编撰工作?如今它正式出版,从行业视角看,您认为它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早有耳闻,也一直满心期待。”斯琴巴特尔坦言,这部书的价值可概括为“四大支柱”:其一,搭建了蒙药材科学评价体系,整合典籍记载与现代药理研究,为科研人员提供统一参照;其二,助力蒙医药人才培养,书中“基源-炮制-功效”的标准化表述,已成为院校教育与师承教学的范本;其三,赋能临床精准用药,明确的产地、炮制工艺让传统用药经验有了科学支撑;其四,推动蒙医药标准化发展,为制定质量标准、厘清易混品种争议提供依据,让蒙药从经验传承走向规范发展,更易走向广阔舞台。

  斯琴巴特尔的高度评价,让现场的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总编辑阿如罕难掩欣喜之情。“高兴之余,更多的是想起出版过程中的不易。”《中国蒙药本草》收录1392个蒙药品种,每个品种都设16项标准化著录项目,还附带1600余幅墨线图,“单是编辑校对就难度空前,仅蒙古文、汉文、拉丁文索引的核对,就修改了23版。我们还专门请布教授到社里,和编辑团队一起审稿,就是为了确保每一个数据都准确规范。”阿如罕说。

  “这份‘严谨较真’,正是蒙医药传承发展的核心精神。” 斯琴巴特尔感慨道,“蒙医药要走得远、立得住,就得把这种较真刻进骨子里——不管是作者编撰、编辑出版,还是教学科研,都离不开这份态度。我们业界都认可内蒙古科技出版社的专业与负责。”

  对话环节虽短,却让现场观众深刻感受到一部蒙医药典籍诞生的不易,更读懂了蒙医药传承者与出版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担当。正如推介会主题所言,以典籍为桥,让蒙医药的千年智慧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正是这场活动最动人的意义。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吴迪
10809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橄榄核上的“微世界”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