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要闻 > 正文

  8月24日至25日,北疆文化研究·第二届裕民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乌兰察布市化德县举行。

  本次研讨会聚焦“裕民文化的渊源与创新性转化研究”这一主题,精心设置多个分议题,旨在全方位、深层次挖掘裕民文化内涵,探寻其在新时代的创新性发展路径。

  会上,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边疆考古研究院院长、中国考古学会边疆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魏坚,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研究馆员赵战护,赤峰学院副校长、教授孙永刚等16位专家学者,围绕裕民文化的渊源与交流研究、裕民文化多学科综合研究、裕民文化的创新性转化与应用、裕民文化的保护传承与旅游开发,作主旨报告、开展主题研讨,并进行提问交流。

  此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国考古学会边疆考古专业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乌兰察布市委宣传部主办,乌兰察布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化德县委、县政府、赤峰学院、集宁师范学院共同承办。来自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多家考古文博机构的70余名专家学者和有关嘉宾参加会议。

  据悉,2010年在配合集通铁路建设项目中,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联合考古队,在化德县发现和试掘了裕民遗址。该遗址房屋建筑技术较为成熟,整体石制品工具的组合,呈现出明显的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文化特征。经田野考古调查,仅在化德县境内即已发现裕民类文化遗迹60余处。同时在乌兰察布市的商都县、察哈尔右翼后旗,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镶黄旗、苏尼特右旗、苏尼特左旗,张家口市的康保县北部等地都已发现该类文化遗存。研究人员把与裕民遗址文化属性相同的遗存,命名为一个新的考古学文化——裕民文化。它将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向前推进至距今8400年以前。这一类遗存主要分布于阴山北麓草原地区,填补了中国北方草原地带新石器时代早期考古学文化的空白。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还赴裕民文化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记者 海军)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吴迪
10218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从北疆出发,一路“逆行”飞武汉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