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要闻 > 正文

  10月16日至18日,由国家版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山东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内蒙古展区以“加强版权保护 弘扬北疆文化”为主题,全方位呈现了版权助力北疆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蓬勃活力。

  步入内蒙古馆,16家版权企业携200余件精品展品集中亮相,通过实物陈列、多媒体互动与民间文艺展演相结合的方式,生动诠释了北疆文化的多彩魅力。北疆文化不仅精彩纷呈,更频频“出圈”,“圈粉”无数。从传统民间艺术到文博文创的多元创新,各板块紧密围绕“版权激活文化价值”这一主线,讲述了一个个生动的版权故事。

  “阅见北疆”主题文创、“歌游内蒙古”文创大礼包、“北疆印记”集章册……在文博文创版权展区,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旗下的“新华甄选”文创品牌吸引众多观众驻足。“我们围绕北疆文化内涵打造了‘新华甄选’文创品牌,并研发出系列衍生文创产品,以自主版权开发为根基,形成了一批兼具文化底蕴与市场潜力的优质IP,推动版权成果高效转化为市场价值。”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新华甄选”文创业务主管徐闻霖介绍。

  内蒙古博物院的展品同样引人注目。富有民族特色、设计精巧且实用的文创产品令人爱不释手。“这些产品让文物真正‘活’了起来,拉近了我们与内蒙古的距离,我要把心仪的博物馆‘文物’带回家。”一位来自湖北的游客说。版权赋能,有力激活了文博产业的新生命力。内蒙古博物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博物院以馆藏文物版权为基础,提炼文物中的经典元素进行创意转化,推出更加小巧、亲民的文博文创产品,目前已开发近4000款产品,累计销售超过35万件,实现了文化价值从博物馆到日常生活的延伸。

  在媒体资源版权展区,“歌从草原来”“黄河魂”“关东红叶”等精品节目,展现了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在深度挖掘版权内容价值、拓展版权交易市场方面的新动力;在数字出版和电子出版物版权展区,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数字文化音像出版社推出的“蓝色草原”“民乐中国”等数字平台集中亮相,“文化+科技”双轮驱动,展示了内蒙古在数字出版时代探索文化传播的创新成果;在舞台表演版权展区,内蒙古艺术剧院以视频方式生动展现该院构建“四位一体”版权保护模式、开发六大类文创衍生品的实践过程,形成“内容生产—版权运营—收益反哺”的良性循环机制。

  展馆现场,马头琴、呼麦等表演,以及鄂温克族传统手工艺品“太阳花”的制作演示和互动教学,让北疆文化在更加生动的表达中绽放光彩,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体验。“内蒙古素有‘歌的海洋、舞的故乡’的美誉,深厚的文化积淀如一条彩带,串联起文化旅游、民俗风情与特色品牌,向人们讲述着这片土地的多彩故事。”来自广东的参观者于魏东感慨道。

  近年来,内蒙古将版权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行统筹推进,坚持依法保护、服务产业发展,持续打造版权创造、运用、保护、服务、管理全链条,奋力谱写版权强区建设新篇章。“十四五”期间,全区版权作品登记数量年增长率持续保持在60%,各行业积极推动版权产业与文旅、非遗、科技深度融合,初步形成“登记确权—转换运用—市场拓展”的全链条发展模式,版权产业增加值达541亿元,版权进出口贸易额稳步提升。截至目前,全区已登记保护2.7万余件优秀民间文艺作品,拥有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地区2个、版权示范单位7个、版权示范园区3个、十大著作权人2个,建立版权服务工作站159个,实现版权保护全覆盖。全区上下“尊重创新、保护版权”的氛围日益浓厚,为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记者 白莲 马嫣然)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吴迪
10339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巴林左旗实施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带领村民脱贫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