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要闻 > 正文

  ◆北疆新闻记者 王丰

  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内蒙古始终把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摆在重要位置。

  “头上有风光,脚下有煤炭,手中有电网。”内蒙古拥有丰富的煤炭、太阳能、风能资源。利用特有优势,内蒙古逐步摸索出“保障性与市场化并重、大基地与分散式共存、本地消纳与电力外送协同”的产业发展模式。

  站在国能准能集团黑岱沟露天煤矿的观景台远眺,昔日千疮百孔的排土场已化作舒展的生态画卷,杏树、海棠在风中摇曳。巨型电铲挥舞铁臂,矿用卡车驶过重载路面,轰鸣声中藏着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平衡之道。

  目前,准能集团两座露天煤矿已完成36台无人驾驶矿卡的部署,通过科学划分为6个作业编组,彻底打破“人不离车”的传统作业模式。这些智能矿卡正活跃于采煤、剥离等核心作业场景,以精准高效的运行表现,重塑露天矿开采作业范式。

  上半年,内蒙古煤炭产量6.4亿吨、同比增长0.7%,其中约60%运往东北、华北、华东等主要煤炭消费地区。

  内蒙古东部地区是内蒙古重要的煤炭、发电基地,担负着能源保供的重要职责。如今,这里的新能源并网装机规模超5221万千瓦、约占内蒙古的40%;火电装机近4221万千瓦,占内蒙古的1/3以上;2024年生产煤炭3.3亿吨,其中约50%保供东北三省。

  霍林郭勒市重任在肩,这里曾以“煤电铝之城”闻名全国。2019年以来,霍林郭勒市持续增强绿电综合供给能力、降低用电成本,推动铝产业绿色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绿电铝之城”正成为这座城市新名片。到2025年末,新能源装机规模将达到591.3万千瓦,年发绿电230亿千瓦时,“绿电铝”占比将达到63%。

  新能源已经成为内蒙古的“王牌”产业和绿色“名片”。

  今年以来,内蒙古坚持源网荷储一体推进,提质增效发展新能源。上半年,新能源新增装机1028万千瓦,总装机超过1.45亿千瓦,总装机量位居全国第一;新能源发电量1446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35%。绿电外送4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

  在鄂尔多斯高新区装备制造基地的厂区和车间内,现代化的智能设备高效运转;高新区项目指挥部,重点项目服务无缝对接,焕发出勃勃生机。

  步入奇瑞鄂尔多斯工厂新能源乘用车生产线,视线所及,处处是工人忙碌的身影。

  “目前,奇瑞所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主要出口到南美、俄罗斯以及中东地区的国家。”奇瑞鄂尔多斯工厂总装车间主任孙波说,“目前工厂已具备10万台的生产能力,为了进一步提升产能,现正改扩建厂房,建成后奇瑞整车年产能将达35万台、KD件10万台。”

  在亿利一道新能源有限公司10GW沙戈荒地区高效专用光伏组件项目工地,工人正在4GW光伏组件的生产线上忙碌着。随着光伏企业在鄂尔多斯高新区不断集聚,“装机+装备”双向赋能的光伏全产业链体系正在形成。

  在推动重大项目落地见效的同时,鄂尔多斯高新区还对标先进城市找差距,不断刷新装备制造业落地投产的速度,让各地争相招引的新材料企业安下心来研发技术、扩大规模。

  在中车株洲时代新材鄂尔多斯公司,一条百米长的生产线上,几十名工人正忙着为即将完工的“巨无霸”风机叶片“整容”。鄂尔多斯项目从最初生产70米、90米,逐渐发展到110米、120米。现正在建设的12条百米级叶片生产线,建成后可年产120米规格叶片360套。该项目的落地投产,不仅填补了内蒙古风电产业领军企业的空白,而且释放了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的强劲磁力。

  7月8日,全球规模最大的零碳氢氨项目——远景152万吨零碳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工程在赤峰市顺利投产,标志着赤峰市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取得重要进展。

  初秋时节,赤峰市元宝山产业园区的慕帆能源科技(赤峰)有限公司内,机器轰鸣、人声鼎沸,工人们正在紧张地调试设备,全球首台(套)氢氨燃气轮机——8MW氢氨燃气轮机在这里投产。

  从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的投产,到全球首台(套)零碳氢氨燃气轮机运转,赤峰市“制储输用”全链条氢能产业生态正加速成型。

  赤峰市作为内蒙古清洁能源富集区及距离出海口最近的城市,发展绿氢产业优势显著。赤峰市距锦州港仅250公里,绿色产品能够便捷通达国内外市场;年风电、光伏等效利用小时数最高分别可达4000小时、2000小时,新能源可开发空间超5300万千瓦,绿电蕴藏年产能超过1120亿千瓦时。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杨净毓
10597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土默川沃野备耕忙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