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要闻 > 正文

  “大家下午好!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本场发布会主要内容是‘十四五’期间包头市人才与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提质增效,并就相关内容回答媒体提问。”11月19日下午,主持人开场的话音落下,会场内关于包头市“十四五”期间如何以人才与科技创新驱动城市蜕变的讨论开始了。这不仅是一场成果的汇报,更是一次对老工业城市发展路径的深度思辨。

  包头市相关负责人新闻发布所呈现的,是一组组沉甸甸的数据:全社会研发投入从56亿跃升至76亿,技术合同成交额激增5.8倍,近10万人才如百川归海般汇聚鹿城……这些数字,不再是枯燥的报表,它们共同勾勒出一幅城市能量级跃迁的轨迹图。

  一座传统工业城市,是靠什么摆脱了“资源路径依赖”,转而将创新与人才刻入发展的基因?答案,或许就藏在那被反复提及的“突围”二字里——这不仅是技术的突围,更是思想与体制的突围。

  进入媒体提问环节时,发布会从单向的发布,转向了双向的叩问与探寻。有记者将问题直指核心:“包头市如何确保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当地组织部相关负责人没有停留在引才数量的说明,而是揭示了更深层的制度创新:“事业编企业用”的模式,如同一根灵活的金丝,将体制的保障与市场的活力巧妙编织在一起,它入选全国教学案例的背后,是包头对人才流动壁垒的深刻洞察与大胆破解。这恰恰印证,真正的产才融合,绝非简单的人才堆砌,而是需要精巧的制度设计作为黏合剂。

  关于“科技体检”3年的变化之问,记者的提问将焦点投向了创新生态的微观层面。科技部门的回答描绘了一幅动态图景:从初期的“诊断把脉”到如今的“开方抓药”,从单次服务到“企业科技特派员”的长期陪伴。3000余人次特派员深入千余家企业,这背后是一种理念的升华——创新服务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指导,而是俯下身子的共同成长。当超半数受检企业因此建立了研发机构或开发了新产品,我们看到,科技政策的“雨露”正精准滴灌到企业创新的“根部”。

  关于“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提问,则将话题引向了支撑一切的基石。当地人社部门与科技局的回应,共同拼凑出包头打造“工匠之都”的雄心。从在全区首批评聘特级技师、首席技师,到构建中高职一体化体系,再到一个个“订单班”“工匠班”如定制化工坊般精准输送血液,这座城市正以现代“师匠”制度,回应着时代对卓越技艺的呼唤。这解答了另一个关键问题:在追逐高科技、顶尖人才的同时,如何夯实制造业的根基?包头的实践表明,高技能人才队伍与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一样,都是创新生态中不可或缺、彼此支撑的珍贵种群。

  记者观察发现,整场发布会,“包揽人才 头等大事”的品牌理念贯穿始终。它不只停留在口号上,更化为了立法设立的“包头人才周”,化为了“高层次人才服务卡”背后的24项贴心服务,化为了帮助青年人才解决的1357件“关键小事”。当有关部门提及常态化开展的“一‘鹿’有你 爱在包头”青年婚恋交友活动时,这轻松的一句,却沉重地击中了人才工作的本质:引才易,留心难。一座城市最大的诚意,莫过于既关心人才的星辰大海,也关照他们的烟火人间。

  这场发布会,如同一扇精心打开的窗口,让我们窥见:一座城市的转型,绝非资源的简单转换,而是整个发展逻辑的重构。它将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要素,从辅助变量提升为关键引擎,让人才的理想与城市的梦想,在双向奔赴中共振出最激昂的乐章。(记者  蔡冬梅)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杨净毓
10772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山东枣庄铁花火雨迎元宵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