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岭上兴安盟,石榴花开映日红。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兴安盟,青少年们在学习、生活里处处感受着“我是草原的孩子”,更懂得“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到处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和谐氛围和景象。
与山盟——北疆文化润校园
春风轻拂过大兴安岭的山峦,带来了春的消息。“德润童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品牌,邀请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走进扎赉特旗校园开展“开学第一课”宣讲。一个个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充满激情的讲述,让青少年备受鼓舞。学校还把北疆文化与“课程+”相结合,给学生讲授草原非遗技艺、草原英雄小姐妹、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最好牧场为航天等民族团结故事,让“守望相助、坚韧包容”的草原精神融入学生学习日常。
开展“开学第一课”宣讲。(资料图)
榜样的力量,让青少年进一步树立家国情怀,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北疆文化的熏陶,让孩子们扛起父辈的责任,帮助他们成长为像大山一样巍峨、有力、无惧风雨的男子汉,一步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与水盟——农耕文化强自信
阳春三月,河面上冰层碎裂的清脆声响,宣告着大兴安岭春天的到来。在兴安盟扎赉特旗好力保镇的绰尔河农耕博物馆,馆内收藏了2000余件上世纪50-70年代传统农具和生活用具。青少年讲解员正在细心为参观者讲解农耕文化,带领参观者亲身体验禾场打稻,感悟“粒粒皆辛苦”的文明传承。全国人大代表、兴安盟扎赉特旗五道河子农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杜岗在参观现场对青少年们说:“今年我要继续做好农业产业创新,带领广大农户多种粮、种好粮,牢牢端住盛满‘中国粮’的饭碗。”
青少年讲解员正在细心为参观者讲解农耕文化。(资料图)
农耕博物馆让文物说话、让文化活起来,正是培育青少年文化自信的关键,农耕文化更是各民族群众守望相助,共创美好生活的历史印记。
与兴安盟——京蒙帮扶显真情
山水情深,京蒙情长。近期,北京市丰台区与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联合开展了“京蒙同心·共铸华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行动,同学们前往丰台区学校、清华大学、居庸关长城、天安门广场、故宫博物院等地研学,深入体验北京的文化内涵、历史底蕴及人文魅力,感受祖国的繁荣与富强。
“京蒙同心·共铸华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行动。(资料图)
少年成长在此,心潮澎湃,爱国、忠诚、团结、担当,这是北疆文化的核心,更是兴安盟青少年成长不变的底色。(扎赉特旗融媒体中心 王文宇)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