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赤峰市通过开展京蒙劳务协作、培育劳务品牌、支持农牧民返乡创业等举措,为农牧民工提供全方位、精准化就业服务,拓宽转移就业渠道。
今年3月,全国首家京东家政培训就业基地正式落地赤峰,在京蒙劳务协作基础上,该基地构建起“赤峰基地直通+旗县培训机构输送+区域辐射带动”的模式。2025年以来,全市家政培训人数达1924人,实现就业600余人,为农牧民工带来年薪超10万元的就业新机遇。
“培育一个品牌,带动一片产业,富裕一方百姓。”赤峰市立足本地人力资源禀赋,深度挖掘地域特色产业潜力,以“赤诚劳务”品牌体系建设为抓手,构建起覆盖家政服务、文化旅游、特色手工、非遗传承等多元领域的劳务经济生态圈。通过建立市场需求引导培训方向、技能认证带动就业质量、就业成效反哺产业升级的闭环发展机制,推动劳务输出从零散化向组织化转型、从业群体从体力型向技能型提升。
“以前种地靠经验,现在种地靠技术!”正在田间调试机器的农技工王师傅笑着说。他去年参加敖汉旗就业服务中心组织的农技培训,学会精准播种、智慧施肥等新技术,每亩地增产近百斤。截至目前,当地已培训小米农技工5000余人。
在赤峰市“劳务品牌”和“技能品牌”双品牌联动建设中,“敖汉小米农技工”从简单的种植能手升级为涵盖育种、加工、营销的全产业链技术人才。如今,敖汉旗已培育出180家小米产业龙头企业、366家专业合作社,带动15万人端上“金饭碗”。
如今赤峰市围绕产业发展培树的劳务品牌,从“巴林左旗笤帚工”“北方中药材种植员”到“敖汉小米农技工”,20个带着泥土芬芳的劳务品牌如繁星点点,照亮农牧民的就业路。
除向外拓展就业渠道外,我市还积极搭建创业平台,让返乡农牧民工在家门口实现创业梦想。目前,全市10家农民工返乡创业园为创业者提供从场地支持、开业指导到创业服务的全链条帮助,已吸引591名创业者入驻,带动9304人就业,实现从“输出一人、致富一家”到“创业一人、带动一片”的转变。
通过品牌化、协作化、产业化的多重路径,我市正在构建起农牧民工转移就业的立体网络。目前,全市农牧民工转移就业规模达68.1万人,其中转移就业六个月以上的56.7万人。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