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盟市 > 赤峰 > 正文

 赤峰4.jpg

       北疆新闻呼和浩特7月23日消息(杨净毓 通讯员 陈秀俊 于子悦)盛夏的阳光洒满内蒙古赤峰红山区文钟镇,朗美新村的街巷里飘着果香。七横四纵的水泥路洁净平整,红瓦白墙的民居间,果树缀满沉甸甸的甜杏,农家院里茄子紫、辣椒红,生机盎然。

赤峰3.jpg

赤峰2.jpg

  8年前,这里还是村民们世代居住的老屋聚集地;如今,215户618名村民早已在朗美新村和二道井子移民新村扎根,把日子过成了蜜。

  “当年儿子娶媳妇,一场大雨把路冲成泥塘,全村人铲土垫沙忙了一天半,才把新媳妇接进门。”朗美新村村民王素琴坐在自家亮堂的客厅里,望着窗外平整的水泥路感慨道。如今自来水直通灶台,卫生间洁净如新,网络信号满格,出门抬脚就能上公交,“这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

赤峰1.jpg

  站在高处眺望,二道井子移民新村像颗绿宝石嵌在山水间。赤新线旅游公路绕村而过,梯田层叠如碧浪。树荫下老人们摇着蒲扇唠家常,巷子里孩子们追着蝴蝶跑,文化广场上锣鼓声起,秧歌队的彩绸舞出漫天霞光——这幅动静相宜的画面,正是村民们心中“好日子”的模样。

  好日子不止于安居,更在于乐业。农闲时的新村格外热闹:妇女们围坐在一起学编织,彩线在指间变成精巧的挂毯;男人们聚在大棚边琢磨新技术,讨论着有机蔬菜的市场行情。8年前“靠天吃饭”的单一营生,早已被多元增收替代。

  “搬得出”更要“留得住、能致富”。文钟镇党委、政府一手抓产业,为每户配建设施农业冷棚;一手改土地,将“荒山坡、杂草窝”改造成上万亩高标准梯田。

  朗美新村的邵美峰承包了近千亩改造后的土地,种起有机杂粮,“地力肥了,政策稳了,去年纯挣20多万!”数据为证:8年间,村民人均年收入从6000元跃升至2.4万元,年均增长近12%。

  8年耕耘,旧貌换新颜。从泥泞土路到康庄大道,从土坯老屋到窗明几净,从靠天吃饭到多元增收,红山区的移民新村不仅圆了村民的安居梦,更铺就了乡村振兴的康庄路。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吴迪
10262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弯转迤逦老牛湾 蓝天碧水显温柔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