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农牧局创新选派67名优秀年轻专业技术干部担任农牧业产业辅导员,点对点对接全市67个脱贫村,以精准服务破解产业发展瓶颈,用技术赋能激活乡村振兴动能,成为助力脱贫村产业提质增效的生力军。
产业辅导员下沉一线后,通过座谈走访、实地调研等方式,全面摸清服务村常住人口、土地资源、集体经济等基本情况,精准掌握资源禀赋、产业短板和发展需求。针对村民对政策理解不深等问题,他们化身政策讲解员,开展小额信贷、合作社建设等政策解读,发放“三资”管理等宣传资料,让惠民政策走进田间地头。
同时,产业辅导员作为农技指导员,聚焦种养殖关键环节,开展实地指导200余次,将玉米密植调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先进技术送到农户手中。清水河县窑沟乡不灿洼村干旱少雨,产业辅导员因地制宜推广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指导农民种植小香米50亩、大豆100亩,破解抗旱难题;同时试种30亩降解膜田,为解决残膜污染探索新路径,让“科技因子”真正融入产业发展。
面对脱贫村的急难愁盼,产业辅导员主动担当问题协调员,多方联动破解发展堵点。武川县二份子乡五份子村计划购置种公羊,产业辅导员第一时间对接县农牧局,了解补贴政策和办理流程,筛选出两家合规种公羊场,让村民省心又省钱;清水河县喇嘛湾镇杨西梁村想建高标准农田,产业辅导员邀请专业人员实地研判地理条件,为项目落地奠定基础;为解决武川县哈乐镇圪料坝村莜麦销路难题,产业辅导员主动牵线与禾川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合作,建成绿色种植基地并签订收购协议,让村民实现“种得好更卖得好”。
7月中旬强降雨来袭时,产业辅导员们迅速变身抗灾应急员,第一时间推送预警信息和防灾技术,发放《农业防灾减灾手册》等资料。武川县哈拉合少村洪涝后,向日葵和藜麦爆发病虫害,产业辅导员紧急捐赠低毒农药,现场指导施药技术,帮助农户挽回损失,用快速响应筑牢产业“防护墙”。
下一步,产业辅导员将与驻村第一书记、村“两委”紧密协作,围绕产业规划实施、资源协调、问题破解等关键环节,凝聚多方力量共促发展。通过持续深化技术服务、强化产销对接、完善长效机制,推动脱贫村产业从“有”向“优”转变,让特色产业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久动力。(记者 刘洋)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