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年,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的人们深切地认识到了雨的威力。
年均降雨量不足400毫米的基因,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胎里带的。而洪涝的烙印,刻于2022年7月28日。
气象监测数据显示,当天局地降雨量超120毫米,连续两天下完小半年的雨。
白音塔拉农场五分场鱼场村村民许永才那宿没咋睡,低洼地的玉米,只剩梢尖在水面上支棱着。田边沟满壕平,不远处哈达江暴涨。全场七成近6万亩地遭灾,许永才的一百亩绝收。
科左中旗是个冲积平原,西北高,东南低。农场名字意为“富饶的甸子”,正窝在低处,这里西辽河、教来河、清河、黑喇嘛河密布。特殊的地理位置让这个旱时“聚宝盆”,在强降雨过境等因素影响下变成“聚涝盆”。
类似的低洼苏木镇场,左中有11个,不同程度的连年受涝。受灾严重的努日木镇,2023年成灾5.3万亩、绝收3.6万亩;2024年成灾5.8万亩、绝收3万亩。
就这么受着吗?绝不!端牢饭碗,国是千钧。作为内蒙古自治区产粮第一旗,科左中旗人不认命。
科左中旗旗委、旗政府与涝渍铆上劲儿,连续三年清河淤、疏积水。累计争取河湖地连通工程、京蒙协作等项目资金2.07亿元,用在排涝上!
2025年7月,科左中旗白音塔拉农场八分场黑喇嘛河排涝工程正在施工中(李黎明供图)
8月8日,胜利乡一处排水渠里,中铁十九局左中河湖湿地连通工程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刘文星,正领着工人砌涵洞。渠里明显过水——“看着没?刚修的渠就派上用场,前两天的大雨扛过去了。”前太平庄62岁的李成师傅正抹着水泥,他家15亩玉米,就是新渠抢回来的。
2025年8月8日,科左中旗胜利乡2025年排涝工程和小清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现场 记者王晨曦摄
玉米不耐涝,连续泡上四五天,就减产、绝收。
跟涝渍抢时间,抢工期。5座排水泵、110座过路方涵、595公里排水渠……十八般“排涝武器”今年主汛期派上用场。
防涝经络渐渐打通,2023年,科左中旗产粮239万吨,同比增长0.68%;2024产粮近249万吨,同比增长4%;2025,丰收在望。内蒙古“粮仓王”稳了。
修渠会占用边角地,惜土如金的农民连锛儿都不打,这护的是咱的庄稼。同村人也不含糊,每家都主动匀出点地给被占地的村民。排涝把乡情拧得更紧。
最洼处还是有水,种惯玉米的许永才改种水稻。农场目前水稻种植近万亩。刚抽穗时,很多地块的稻子就被镇里的粮食加工企业预订。碱稻米香,不愁卖。
如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防灾减灾救灾理念已成为全市上下的思想共识,“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这是通辽市各旗县市区正在上的“常课”。(岳丽华 卢显艳 王晨曦)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