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古城的街巷,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往昔“漠南商埠”的辉煌——商队络绎不绝,驼铃声声入耳。1691年,康熙皇帝在此举行“多伦会盟”后,漠北蒙古正式归附清朝,随着汇宗寺、善因寺的兴建,商贸活动蓬勃发展,多伦逐渐成为历史上的“旅蒙商之都”和“民族手工业之都”。
跨越时间的长河,这段辉煌的历史并未消散,如今被定格在一组珍贵的建筑群中——诺尔古建筑群。2006年,诺尔古建筑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山西会馆、碧霞宫、清代商号宅院等9个建筑组群,建筑形制以清代为主,兼有蒙古族地域特点。
据了解,多伦县国保级文物大部分为木质结构,长期暴露在外,极易出现雷击火灾等风险,针对这一保护需求,该县不断升级改造“三防”系统,多举措提升消防、安防、防雷能力,为文物披上“科技铠甲”。
走进诺尔古建筑群中的山西会馆,远程摄像头、防雷设施、微型消防站一应俱全。多伦县文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诺尔古建筑群9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已全部实施完成“三防”工程,累计投资3000余万元。“我们把安防工程接入文物保护中心总控室,可以实现远程实时监控。”多伦县文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韩泽说。
在山西会馆关帝庙东配殿中,东、南、北三面墙壁上保留着清代壁画,描绘了关羽“桃园结义”“夜观春秋”等经典场景。历经数百年风霜剥蚀,壁画出现脱落、空鼓、粉化等病害,最严重的裂缝部位,空隙近3厘米。2021年,多伦县秉持“最小干预”原则,对破损壁画进行科学修复,而那些见证岁月流转的自然褪色,则被保留下来。
不久前,多伦县入选首批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名县”名单。近年来,多伦县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生态条件,着力打造特色旅游品牌,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让历史文化“走”出去。深入挖掘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深度融合发展路径,推动文旅融合发展。重点打造了以汇宗寺、辽代贵妃墓遗址、诺尔古建筑群为核心的人文风俗旅游景区,以多伦湖、姑娘湖、榆木川为核心的观光旅游景区,以察哈尔抗战纪念展厅、解放战争纪念馆为核心的红色教育旅游景区。(张子文 龚旭)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