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教育 > 正文

  近日,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团结小学与柳州市窑埠街小学的队旗同步升起,一场跨越千里的“云端”手牵手活动,将祖国正北方呼和浩特市与祖国南疆柳州市两所学校的2000余名少先队员连接到了一起。

  “不管是呼和浩特还是柳州,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小学四年级一班的图雅是这次诗朗诵的领诵。她的祖辈曾是锡林郭勒草原上的牧民,而如今的她已经能说一口标准的国通语了。

  同样,一场以“跨越山海 同心同行”为主题的民族团结“手拉手”云端友好学校共建活动,9月26日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青山小学惠东校区举行。来自全国不同城市的小学生们相聚“云端”,通过标准的国通语为自己的家乡代言。

  “虽然相隔千山万水,可能有不同的生活习惯,但是我并不觉得对面的小伙伴们陌生。”青山小学学生张益歌笑着说,“因为我们都说国通语,都写汉字,我们都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

  这样的“云端”对话,已成为新城区各学校的常态。目前,新城区已与区外11所中小学结对共建,开展联学联讲、云端课堂、研学游等活动。

  在新城区胜利街小学三年级二班的语文拓展课上,学生们正用国通语吟诵唐诗宋词,在平仄韵律中体会中华语言之美。

  “我们学校已经连续多年将中华传统文化纳入拓展课程,并且会根据每个班的实际情况开展书法、剪纸、京剧脸谱绘制、传统节日习俗讲解等不同形式的特色课程。”胜利街小学校长杨红兵介绍,这些课程既增强了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又为他们学好国通语提供了生动的语言环境。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是人们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工具,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新城区教育局副局长商辉说,“我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语文课堂的拓展教学,通过经典诵读、书法教学、传统戏曲欣赏等形式,让学生在文化熏陶中自然习得语言,在语言学习中深化文化认同。”

  新城区的教育实践不仅停留在语言层面,更深入到中华文化的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中。在“新城小石榴”1+6+N大中小思政一体化特色课程建设中,通过“童语同音”计划、“小石榴籽道中华”等活动形式,吸引8万余名学生共同参与其中。(记者 王雅静  通讯员  梁良)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杨净毓
10460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内蒙古:煤制乙二醇项目施工忙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