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要闻 > 正文

  北疆新闻鄂尔多斯9月16日消息(记者 杨净毓 李文华)9月16日,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拉开帷幕。

这是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库布其沙漠中的一处绿洲(6月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开幕式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刘国洪致辞时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始终把防沙治沙摆在战略突出位置。经过长期不懈奋斗,中国可治理沙化土地的53%得到有效治理,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在全球率先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缩减”,重点治理区实现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历史性转变。

DJI_0453.JPG

达拉特旗光伏工程 北疆新闻记者 李文华摄影

  近些年来,中国为全球贡献约25%的新增绿化面积,超过一半来自三北地区的新造林种草。2023年以来,中国政府全面推进“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完成治理任务超1.64亿亩,科尔沁沙地正重现稀树草原风光,黄河泥沙输入量大大减少,塔克拉玛干沙漠戴上了“绿围脖”。

  刘国洪说,中国的荒漠化防治事业,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国政府三次获得《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防治荒漠化杰出贡献奖”。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获得联合国“土地生命奖”。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长期致力于防沙治沙研究的中国科学家卢琦先生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DSC07250.JPG

库布其沙漠里茁壮成长的植物  北疆新闻记者 杨净毓摄影

  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重大生态问题。中国政府将咬定目标不放松,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

  刘国洪从四方面系统阐述了中国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的“中国方案”。

  第一,注重科学治沙,提升荒漠生态系统稳定性。坚持系统治理,坚持全要素治理,坚持以水定绿,多种类型植被覆盖,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沙则沙、宜荒则荒。

  第二,注重战略推动,打赢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全域协同联动,坚持质量为先,强化项目科学立项,严把质量关口,确保种一棵树,活一片林。

  第三,注重绿色发展,提升防沙治沙综合效益。坚持治理方式创新,积极发展“光伏+治沙”,全面推进以路治沙,坚持治理模式创新,扩大“以工代赈”范围规模,坚持产业兴沙,鼓励支持沙区发展林下经济,让林牧民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第四,注重国际合作,推进全球荒漠化治理进程。积极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义务。落实“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共同行动倡议,持续加大对发展中国家荒漠化防治技术和项目支持。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吴迪
19920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广州南沙港铁路跨西江特大斜拉桥完成左线铺轨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蒙)字第631号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